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系列(4)_最优化与随机梯度下降

本文介绍了最优化的过程,特别是针对损失函数最小化的策略,包括随机搜寻、随机局部搜索和梯度下降。通过可视化损失函数,展示了在不同维度上的变化。文章探讨了随机梯度下降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如计算梯度的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并解释了在深度学习中常用的Mini-batch梯度下降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作者:寒小阳 && 龙心尘
时间:2015年12月。
出处:
http://blog.youkuaiyun.com/han_xiaoyang/article/details/50178505
http://blog.youkuaiyun.com/longxinchen_ml/article/details/50178845
声明: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1. 引言

上一节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系列(3)_线性SVM与SoftMax分类器中提到两个对图像识别至关重要的概念:

  1. 用于把原始像素信息映射到不同类别得分的得分函数/score function
  2. 用于评估参数W效果(评估该参数下每类得分和实际得分的吻合度)的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

其中对于线性SVM,我们有:

  1. 得分函数 f(xi,W)=Wxi
  2. 损失函数 L=1Nijyi[max(0,f(xi;W)jf(xi;W)yi+1)]+αR(W)

在取到合适的参数W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原始像素计算得到的预测结果和实际结果吻合度非常高,这时候损失函数得到的值就很小。

这节我们就讲讲,怎么得到这个合适的参数W,使得损失函数取值最小化。也就是最优化的过程。

2. 损失函数可视化

我们在计算机视觉中看到的损失函数,通常都是定义在非常高维的空间里的(比如CIFAR-10的例子里一个线性分类器的权重矩阵W是10 x 3073维的,总共有30730个参数 -_-||),人要直接『看到』它的形状/变化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机智的同学们,总是能想出一些办法,把损失函数在某种程度上可视化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把高维投射到一个向量/方向(1维)或者一个面(2维)上,从而能直观地『观察』到一些变化。

举个例子说, W(CIFAR1030730)W线沿线 。具体一点说,就是我们找到一个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