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不过我借的是清华大学的版本。一个美国人,非常喜欢用中国的传统哲学解释编程的境界。
2.2
计算机科学巨擎图灵曾经梦到他是一台机器。 当他醒来时,他惊叹道:
“我不知道──我是梦到了自己是台机器的图灵,还是一台梦到了自己是图灵的机器?”
hua:图灵的故事总是让我匪夷所思,最早是在读者上读到,人们在剑桥看见图灵骑自行车,总是骑着骑着突然刹把下车,然后车的链条马上就掉了。还有,图灵在二战时期不相信盟军能获得胜利,把一生的积蓄换成金条藏了起来,而战争结束后他也忘记藏在哪里。还有,图灵是gay。
天才过于忘我,代价太大。最好让我像看图灵的故事一样,欣赏一下天才,然后叹为观止。
想要做适应生活的正常人,想到老时能安享天年,像我二伯一样周游世界、偶尔向后辈讲述自己一生的经历。不要做一辈子的技术人员,即使是“天才”技术人员。
3.3
曾经有位程序员被派到IBM的军机大臣手下工作。军机大臣问程序员:“设计一个财务软件包,和设计一个操作系统,哪一个更容易?”
“操作系统。”程序员回答说。
军机大臣立刻发出一种不信任的惊叹,“与一个复杂的操作系统相比,一个财务软件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说。
“并非如此,”程序员说,“在设计一个财务软件包时,编程人员是作为一个中介者在观念各异的人们之间起作用的 :这个软件必须如何操作,它的报表必须是个什么形式,它必须如何与税法一致,等等。相反,一个操作系统则不为其外观所限制,当设计一个操作系统时,编程人员只要在机器与人的思维之间寻找一种最简单的和谐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操作系统更容易设计的原因。”
军机大臣点点头,笑了。“说来也是。但要想检测和纠正其中的错误,哪个更容易呢?”
程序员没有回答。
hua:军机大臣果然厉害。另外,这个程序员好像zz,巧舌如簧,玩逻辑于股掌中(zz不许扁我)。
ps:在网上查到有个blog转载全文
http://blog.youkuaiyun.com/dragony2k_lg/archive/2006/03/23/63633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