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与微控制器编程全解析
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在当今生活中,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设备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设备包含一个或多个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开发的计算设备,它与环境交互,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并输出相应结果。这一过程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协同工作,因此开发者需掌握硬件原理和软件编写。
嵌入式系统多数情况下独立工作,可能会与附近设备通信,如在物联网应用中。由于常依赖电池或能量收集模块供电,能量消耗成为开发中的重要考量。不过,也有部分嵌入式系统由主电源线供电,但独立工作的趋势使得它们能被部署到无主电源的偏远地区。
从硬件角度,嵌入式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提供高度灵活但难以掌握的硬件,常用于在门级构建定制嵌入式系统。我们不用传统方式编程,而是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如Verilog和VHDL)来描述要构建的系统。
- 微控制器 :内存和计算能力有限,但可使用汇编或高级语言编程。它成本低、能耗低,是嵌入式系统的经济高效之选。知名的微控制器系统有Arduino和基于Arm® Cortex™ - M的系统。
- 微处理器 :常使用嵌入式Linux控制和组织操作,支持图形用户界面(GUI)。与微控制器相比,它有更高的内存和计算能力,但能耗高,独立使用受限。知名的基于微处理器的嵌入式系统有Raspberry Pi系列及其克隆产品。
- 片上系统(SoC)设备 :集成了FPGA和微处理器模块,旨在融合两者优势。然而,其编程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