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仅作参考
前言
产品名称Product name | 产品版本Product version | 密级 |
---|---|---|
XXX | XXX | 内部公开 |
Prepared by拟制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Reviewed by评审人 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Approved by批准 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Revision Record修订记录
Date日期 | Revision Version修订版本 | Sec No.修订章节 | Change Description修改描述 | Author作者 |
---|---|---|---|---|
XX-XX-XX | 1.0 | 2.1 | initial初稿完成 | XXX |
一、项目特性
需要包含项目名称,涉及的功能,验收围绕什么功能进行测试,以及测试方向。
格式示例:
【XXX项目名称】。本项目涉及功能:XXX框架、XXX功能。本次验收围绕XXX进行测试。测试方向涉及WindowsPC端操作,IOSPC端操作,安卓手机端操作,IOS手机端操作。
本次验收的版本是:
PLATFORM_VERSION:XXX
PRODUCT_VERSION:XXX
二、验收策略
1.策略综述
针对XXX功能,测试XXX功能。需要包含所有的功能点。
a、针对XXX功能,测试XXX。
b、针对XXX功能,测试XXX。
c、针对XXX功能,测试XXX。
在提单流程上对于致命和可复现的问题直接提单,低概率复现问题请开发同学现场定位,不可复现并无记录的问题记入问题列表,暂不提单和不记入DI值统计。原则是对所有问题保留记录。对于开发和测试不能达成一致的问题提交至项目仲裁小组。项目最终的评价按照“软件部项目评价标准”进行,参见附录6.1。
本次验收责任人:XXX
测试经理:XXX
2.测试范围
经与开发及周边专家组成员的沟通,确定了本次验收的测试范围。主要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测试范围:
a、XXX功能:新增XXX,移植XXX,回归XXX。(主要是写本次项目或本次迭代需要测试的功能)
b、XXX功能:不支持,需要做无影响测试。
2.2、测试用例:
本项目验收测试用例共计XX个,其中XXX功能XX个测试点,其中XXX功能XX个测试点,其中XXX功能XX个测试点。
2.3、测试环境:
主要包括使用什么设备,在什么环境进行验收,是测试环境还是什么,测试组网是什么样的。
测试点及人员分配安排如下:
项目 | Value |
---|---|
责任人1 | 测试点数量1 |
责任人2 | 测试点数量2 |
总计 | 数量 |
2.4、进度计划
本项目针对XXX版本进行验收测试,验收测试用例共XX个。需要遍历XXX设备XX种款型/XXX手机XX种型号,XXX设备/XXX手机需要做无影响测试,验收预计耗费XX人天,需要投入XX人。验收时间从XXX开始至XXX结束。
2.5、培训计划
预计于XXX日期展开培训,培训内容XXX,培训讲师XXX,会议链接XXX,培训PPTXXX。
3.资源配置
3.1、人员配置
角色 | 姓名 | 所属特性组 |
---|---|---|
验收负责人 | XXX | XXX测试组 |
验收组成员 | XXX | XXX测试组 |
验收组成员 | XXX | XXX测试组 |
3.2、环境配置
设备 | 系统类型 |
---|---|
设备1 | XXX |
设备2 | XXX |
设备3 | XXX |
4.测试用例和自动化脚本开发
附测试用例和自动化脚本开发计划文件在此处。
5.工作交付件
名称 | 作者 | 交付日期 |
---|---|---|
XXX第一轮验收策略和计划 | XXX | XX-XX-XX |
XXX第一轮验收测试跟踪表 | XXX | XX-XX-XX |
XXX第一轮验收测试报告 | XXX | XX-XX-XX |
6.附件
软件部项目评价标准
对于验收测试项目的评价是根据千行DI密度和提交验收测试次数综合考虑的,相应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千行DI密度(/KLOC) | 评价 |
---|---|
小于等于0.5,且都为提示问题 | A |
小于等于3 | B |
大于3,且小于等于12 | C |
大于12 | D |
每个项目允许两轮验收测试(包括一轮回归测试),两轮验收之后由于开发项目本身的原因造成的每增加一轮测试,评价降一级,最终评价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