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用户定义的参数化
三种方式:
1.在“测试计划”这,可以设置全局变量的参数化,请求参数中去引用它
在“测试计划”这里设置参数化,那下面的所有的测试计划中的线程组中的请求参数都会引用这个参数化,针对比较大的请求(用${你命名的})
2.创建一个“用户定义的变量”,这个只针对这个线程组的范围内使用参数化
1)在【用户定义的变量】中去对端口号设置参数化
2)http请求中去引用参数化
3.在“前置处理器 - 用户参数”
1)对用户名、密码进行参数化设置
2)在http请求这去引用参数化
3)在结果树中,可以看到请求参数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