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DB和MYISAM
- MySQL InnoDB 引擎使用 redo log(重做日志) 保证事务的持久性,使用 undo log(回滚日志) 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
- MySQL InnoDB 引擎通过 锁机制、MVCC 等手段来保证事务的隔离性( 默认支持的隔离级别是
REPEATABLE-READ
)。 - 保证了事务的持久性、原子性、隔离性之后,一致性才能得到保障。
MYISAM | INNODB | |
---|---|---|
事务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数据行锁定 | 不支持 | 支持 |
外键 | 不支持 | 支持 |
全文索引 | 支持 | 不支持 |
表空间大小 | 较小 | 较大,约2倍 |
- MYISAM 节约空间,速度较快,表级锁
- INNODB 安全性高,事务的处理,多表多用户操作
- MySQL 5.5 版本后默认的存储引擎为 InnoDB
在物理空间存在的位置
所有数据库文件都存在data目录下,一个文件夹就对应一个数据库,本质还是文件的储存!
MySQL引擎在物理文件上的区别
- INNODB在数据库表中只有一个*.frm文件,以及上级目录下的 *.ibd文件(索引+数据)
- MYIDAM对应文件
- *.frm 表结构的定义文件
- *.MYD 数据文件(data)
- *.MYI 索引文件(index)
MYISAM:
INNODB:
问:为什么InnoDB表必须有主键。并且推荐使用整型的自增主键:
1、如果设置了主键,那么InnoDB会选择主键作为聚集索引、如果没有显式定义主键,则InnoDB会选择第一个不包含有NULL值的唯一索引作为主键索引、如果也没有这样的唯一索引,则InnoDB会选择内置6字节长的ROWID作为隐含的聚集索引(ROWID随着行记录的写入而主键递增)。
2、如果表使用自增主键
那么每次插入新的记录,记录就会顺序添加到当前索引节点的后续位置,主键的顺序按照数据记录的插入顺序排列,自动有序。当一页写满,就会自动开辟一个新的页
3、如果使用非自增主键(如果身份证号或学号等)
由于每次插入主键的值近似于随机,因此每次新纪录都要被插到现有索引页得中间某个位置,此时MySQL不得不为了将新记录插到合适位置而移动数据,甚至目标页面可能已经被回写到磁盘上而从缓存中清掉,此时又要从磁盘上读回来,这增加了很多开销,同时频繁的移动、分页操作造成了大量的碎片,得到了不够紧凑的索引结构,后续不得不通过
问:为什么非主键索引结构叶子结点存储的是主键值:
减少了出现行移动或者数据页分裂时二级索引的维护工作(当数据需要更新的时候,二级索引不需要修改,只需要修改聚簇索引,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簇索引,其他的都是二级索引,这样只需要修改聚簇索引就可以了,不需要重新构建二级索引)
聚簇索引也称为主键索引,其索引树的叶子节点中存的是整行数据,表中行的物理顺序与键值的逻辑(索引)顺序相同。一个表只能包含一个聚集索引。因为索引(目录)只能按照一种方法进行排序。
非聚簇索引(普通索引)的叶子节点内容是主键的值。在 InnoDB 里,非主键索引也被称为二级索引(secondary index)。
InnoDB的修改数据的基本流程:
INOODB先把这条记录所在的[页]找到,然后把该页加载到内存中,将对应记录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