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锁风险
- 问题:分布式锁的持有时间若超过事务执行时间,可能导致跨服务/资源的循环等待。
- 解决方案:
- 设置合理的锁超时时间(需权衡业务完成时间和锁抢占风险)。
- 事务内尽量缩短锁的持有时间,避免嵌套锁或递归锁。
2. 事务边界与锁的生命周期
- 问题:事务提交/回滚前释放锁,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锁释放过晚则会降低并发性能。
- 解决方案:
- 锁的释放时机:在事务提交 后 再释放锁,确保操作结果对其他服务可见。
- 异常处理:通过
try-finally
确保锁最终释放,即使事务回滚。
3. 隔离性冲突
- 问题:事务的隔离级别(如读未提交)可能与锁的互斥性不匹配,导致脏读或幻读。
- 解决方案:
- 提升事务隔离级别(如使用序列化隔离)。
- 锁的粒度与事务操作的数据范围一致(如按业务实体加锁)。
4. 一致性与最终一致性
- 问题:分布式锁保证操作顺序,但跨服务的事务可能因部分失败导致最终不一致。
- 解决方案:
- 结合Saga模式或两阶段提交(2PC)协调多服务事务。
- 通过补偿事务(Compensating Transaction)回滚已执行的操作。
5. 锁的可重入性
- 问题:同一服务在事务内重复获取锁可能导致死锁。
- 解决方案:
- 使用支持可重入的分布式锁(如Redisson的
RLock
)。 - 避免在事务内嵌套锁调用。
- 使用支持可重入的分布式锁(如Redisson的
6. 性能与吞吐量
- 问题:锁竞争和事务的串行化特性会降低系统性能。
- 优化方向:
- 减小锁粒度(如分段锁)。
- 非关键路径异步化(如先释放锁再异步记录日志)。
7. 网络分区与脑裂
- 问题:网络故障可能导致锁失效或事务提交后无法同步状态。
- 解决方案:
- 使用租约机制(如ZooKeeper临时有序节点)。
- 事务结果需持久化存储,并通过校验机制修复异常。
8. 监控与调试
- 关键点:
- 监控锁竞争、事务超时、死锁事件。
- 记录锁持有时间、事务执行耗时,分析性能瓶颈。
示例场景
假设电商系统中扣减库存和生成订单需保证一致性:
流程:
1. 获取分布式锁(库存资源锁)。
2. 开启本地事务。
3. 检查库存并扣减。
4. 创建订单记录。
5. 提交事务。
6. 释放锁。
- 容错:若提交事务失败,需在
finally
块中释放锁。 - 超时:锁超时时间应略大于事务平均耗时 + 补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