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设计
ztmaster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Ajax程序设计入门
出处:nBlog 自从MSNSpace的推出,Ajax技术越来越被大家熟悉和接受。其实这个不是一个新的东西,只是一个新的思路。2003年,bindows的设计已经让人感叹js的强大。上传一个简单的Ajax范例,适合入门学习。范例内容:无刷新的显示NBLOG的日志标题和内容。点击查看再附上一个xmlhttp的类,7K大小,可以适合多浏览器。点击保存一、使用Ajax的主要原因 1、通过适当的Ajax原创 2006-01-03 16:41:00 · 815 阅读 · 0 评论 -
工作分解和计划能力是项目经理的核心能力
我们经常遇见这样的一些情况:在系统集成实际工作中,遇到过这样的项目经理,他们沟通能力很强,有亲和力,特别能够与客户保持很好的关系,但仔细分析,发现他们在项目执行中实际上没有细致的分解和计划,往往以客户关系为导向,以一些关键时间点为监控点,进行粗放的项目管理,经常还会以自己巧妙的沟通而自喜;也遇到过这样的项目经理,他们技术能力很强,有一定的计划和组织能力,但是他们的计划往往太侧重于技术方面,不能转载 2008-06-30 20:12:00 · 1119 阅读 · 0 评论 -
理解缓存
最近公司一直在招人,我作为主考官之一 。经常会提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让用户介绍自己在缓存方面的经验和心得。绝大多数的面试者只能说ASP.net的页面缓存和局部缓存,稍稍有点经验的,会提到企业库的缓存,只有很少的人会知道Memcached(一个分布式的缓存)。而对于缓存的一些基本思想,却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来。 现在的技术人员,很多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个个实体丢到缓存中,然后在用的时候,就转载 2008-06-26 16:56:00 · 487 阅读 · 0 评论 -
系统实现步骤
1,业务分析---完成UML用例设计图和序列图2,系统模型架构---选择一个系统模型(例如:SOA,3层结构等等)3,业务对象设计---完成静态结构图4,数据库设计---完成数据库模型设计5,实现设计原创 2008-06-19 22:44:00 · 3258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库设计经验谈(转)
一个成功的管理系统,是由:[50% 的业务 + 50% 的软件] 所组成,而 50% 的成功软件又有 [25% 的数据库 + 25% 的程序] 所组成,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如果把企业的数据比做生命所必需的血液,那么数据库的设计就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关数据库设计的材料汗牛充栋,大学学位课程里也有专门的讲述。不过,就如我们反复强调的那样,再好的老师也比不过经验的教诲。所以我归纳历年来原创 2008-06-19 22:23:00 · 544 阅读 · 0 评论 -
大型互联网网站架构心得
大型互联网网站架构心得之一:分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大型网站来说,可伸缩性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在纵向和横向有良好的可伸缩性,就需要在做架构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一个分的原则,我想在多个方面说一下怎么分:首先是横向的分: 1. 大的网站化解为多个小网站:当我们一个网站有多个功能的时候,可以考虑把这个网站拆分成几个小模块,每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网站,这样的话我们到时候就可以很灵活地转载 2008-07-11 12:18:00 · 642 阅读 · 0 评论 -
SOHU门户使用的一些技术(转)
原文作者:邹丹 "我在SOHU这几年做的一些门户级别的程序系统(C/C++开发)"bserv:用于高负载,高读写速度的单点和集合数据。内核为BerkeleyDB,外壳为UDP线程池。接口为读写单点数据或者集合数据。单点数据就是Key->Value数据。集合数据就是有索引的数据,List->Keys->Values。比如一个班级所有成员,一个主贴所有回帖等等。 DBDS性能很高,每秒读取>8原创 2008-04-24 16:03:00 · 81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反相代理的Web缓存加速——可缓存的CMS系统设计(转载)
内容摘要:对于一个日访问量达到百万级的网站来说,速度很快就成为一个瓶颈。除了优化内容发布系统的应用本身外,如果能把不需要实时更新的动态页面的输出结果转化成静态网页来发布,速度上的提升效果将是显著的,因为一个动态页面的速度往往会比静态页面慢2-10倍,而静态网页的内容如果能被缓存在内存里,访问速度甚至会比原有动态网页有2-3个数量级的提高。 动态缓存和静态缓存的比较原创 2008-04-17 20:27:00 · 909 阅读 · 0 评论 -
WEB交互界面易用性设计和验收的指导性原则
随着企业intranet和国际internet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流程,商务交易,教育、培训、会议和讲座,以及个人消费娱乐都被转移到所谓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以下简称WEB)上来了。与此相对应的是交互操作的复杂性越来越高。随着Browser/Server模式的日渐流行,很多操作都是在浏览器环境下的网页上完成的,并不是只有失效的链接和意外的出错才会使操作者感到烦恼,即便是转载 2006-12-02 18:46:00 · 1150 阅读 · 0 评论 -
CTO谈豆瓣网和校内网技术架构变迁
来源:http://www.cnblogs.com/mainz/archive/2009/06/28/cto_douban_xiaonei_renren_website.html 豆瓣网CTO洪强宁讲述网站架构变迁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豆瓣的技术架构也是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一直在持续变化中。洪强宁,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现任北京豆瓣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洪强宁和他带转载 2011-12-15 17:08:18 · 51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