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无痛写文章 -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本文结构

    - 写文章为什么令我痛苦

    - 书籍介绍

    - 正文1:信息筛选

    - 正文2:遣词造句

    - 正文3:文章结构

    - 结语

本文共计:2901字3图

预计阅读时间:9min

写文章为什么令我痛苦

作为一个理科生,要问我学生生涯最讨厌的是什么,我无疑会回答「写作文」

无论是小学的流水账日记,

还是高考的800字作文,

甚至是现在工作上的文档/报告,

都曾为我的脱发症增添几分贡献????。

自从维护博客/写公众号以来,我常常反思,「写文章为什么令我痛苦」

我写文章,一是为了将我自己对某些事物的思考/总结记录下来,供自己回顾;二是为了分享给你,听听你不同的见解。

总归是有一些东西在脑子里,想表达出来,却缺乏章法????。

因此在朋友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没有犹豫加入书单了✅。

《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商务文案写作指南」

虽说是商务文案,但是也同样适合日常写作和技术文章。

因为这本书「从信息筛选、遣词造句,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这些方面,介绍了写文章的通用技巧和思维。

下面的正文,会从上述的三个方面,总结书中的内容。

I.信息筛选

信息是组成文章的“零件”

写作本质上就是信息的整合。

能明确表现主语与谓语的关系的句子,都是信息。

“这瓶农夫山泉的容量是500ml”可以作为一条信息;

“农夫山泉”、“500ml”这种单独的对象,都不是信息;

信息分三类

  • 「记述信息」:描述事物的情况和现象本身,常常包含现象、数据、经验、实例(平铺直叙)

例子????:本篇文章总结了《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 「评价信息」:表达某一情况或现象的好坏(有形容词)

例子????:《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这本书很值得读。

  • 「规范信息」:要求事物应有的状态以及人该采取的行动(有动词)

例子????:你应该读一读《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区分清楚信息类型非常重要」,以书中的一处对话为例????:

主管:山田,X公司最近的业绩如何?

山田:是……X公司最近一季的销售额为220亿日元,营业利益为5亿日元。自由现金流量(Free Cash Flow)为87亿日元。昨天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358日元。

主管:喔,所以呢……

山田:啊!是……好像还有特别损失的部分,再扣除税之后,利益为2亿日元。利息支出大概是1千万日元左右。

主管:所以呢?

山田:啊!还有……该公司利息收入为200万日元。销售成本是……

主管:我是问你“他们的业绩怎么样?好还是不好?”

山田:喔!是……似乎回升了不少。

主管:好啦,有上升就是了,我知道了……

从上面的对话可以看出来,主管想要了解的是「评价信息」,并进行了四次提问才得到想要的回答,而山田小呆呆前三次都回答的是「记述信息」

所以为了避免像他一样给上司留下“鸡同鸭讲、对牛弹琴”的不良印象❌,

同样为了避免给文章读者造成混淆❌,

在传达信息前,我们应该明确,究竟要传达哪一类信息。

活用三种类型的信息

记述信息 + 评价标准:有“评价信息”的效果,却比直接评价更委婉。????例如小明的妈妈说:你这次考了40分,60分是及格分。

评价某种行为的信息:有“规范信息”的效果,却比规范信息更委婉。????例如小明的妈妈接着说:下次再考40分就过分了。

如果你表达了某一类信息,例如记述信息,别人仍然说“听不懂”时,可以接着说出评价信息、规范信息。????例如小明对妈妈说:这台电脑RAM有32G。+运行内存很大,电脑运行十分流畅。+妈妈你应该买给我学习。

文章的主题不是信息

一般来说,文章的主题不应该是一条信息,????例如“我分享了一篇关于《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的文章”不适合作为文章的主题。

文章的主题应该告诉别人你文章内「信息的范围」,????例如“《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读后感”可以作为文章主题。

此外,用“时间”替主题定调,可以增加吸引力,????例如"三分钟了解《麦肯锡教我的写作武器》"。

II.遣词造句

信息的筛选很重要,如何将信息合适的表达出来也很重要,

想让信息提升说服力,可以从遣词造句下手。

1. 善用主语

明确表达一条信息,核心在于,高度明确的「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口语中,我们常常习惯于省略主语,但是这个习惯带入到文章中,容易造成误解、加重阅读负担。

此外,也可以通过主语影响别人思考,????例如:“门要关了”,“列车员要关门了”这两句话,后一句的主语是活生生的人,会引发听者更多思考。

2. 明确逻辑,善用连接词

文字的逻辑性是否强,思维是否流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连接词」

连接词用好,可以降低阅读负担,让文章一气呵成。

????举个例子,如果删去下面这段话中加粗的连接词,会给人一种“这段话每个句子我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想表达什么”的感觉:

美国总统明年一月开始进入第二任的任期,「关于执政」(解说),国民年金以及税制的根本改革是优先课题。「首先」(分点1),国民年金将导入确定提拔型的“个人结算”,「以」(目的)防止高龄化带来的年金财政的缺口。「其次」(分点2),简化繁杂的所得税制,「同时」(追加)继续保持减税路线,「为的是」(目的)长期的经济成长。「当然」(让步),要努力减少过去最严重的“双重赤字”,也就是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不过」(转折),在通往实现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常见的逻辑连接词及分类可以参考下图:

高杉逻辑连接词表

3. 用词“具体”

滥用抽象的表达,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的活性化”、“……的多样化”、“重新评估”、“推动”、“调整”这类词汇仅仅可以用于表达一个方向性,如果用多了,会显得文章空泛、圆滑闪躲。

4. 合理分段

一个分段最好传达单一的信息。

分段的数量也有小tips,最少3个,5、7这样的质数也比较合适,因为3是稳定结构的最小数量,7是科学证明大多数人一次能记住的最大数量,而质数更容易被记忆。

III.文章结构

前两段,分别讲了如何筛选合适的信息、如何遣词造句以更好的传达信息,

除了表达独立的信息,整体文章的设计也很重要。

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写大多数文章的常用结构,分为多个层级

  1. 主要信息

  2. 关键信息

  3. 次要信息

金字塔结构

和思维导图一样,金字塔结构可以一路扩展下去,这样的结构,逻辑性强,条理清晰。

由上而下设计结构(分解

当你拥有一个写作目标时,例如高考的命题作文,就可以由上而下设计文章结构。

先选定一个主要信息,然后再分解成个别的关键信息。

分解的方法有理由法详述法,考虑“为了让上层信息更有说服力,要用哪些下层信息比较能够支持论点”,来设计信息。

由下而上设计结构(抽象、摘要

当你拥有一些零散信息和思维时,可以由下而上设计文章结构。

由下而上法就是要将位于下层的信息群往上精炼,成为上层的信息。

具体来说,需要先将零散信息分组,再通过结论法摘要法,得到上层信息。

由下而上

MECE:不重复不遗漏

除了主题的数量、金字塔结构,还有一个在构成关键主题时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主题之间是否为MECE。

MECE的全称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直译之意为“相互排他性、集合网罗性”,也有人翻译成“不重复、不遗漏”。

将关键主题设定在三、五、七个,目的在于分类能够清楚,「没有重复冗余」,同时又能「足够完整」地网罗重要条目,没有遗漏。

结语

掌握了信息筛选、遣词造句、结构设计,就足够写出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

  • 如何将脑子里的种种思维,以更有逻辑的形式,形成文章

  • 如何提高文章说服力

  • 如何流畅写作,提高写作效率

这些写文章最令人挠头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 END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