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ace安装,配置,使用,常见异常,解除安全限制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BTrace进行Java应用程序的动态跟踪与诊断,包括环境搭建、脚本编写及常见问题解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下载btrace

可以下载它的源码包,它的源码包是一个gradle项目

https://github.com/btraceio/btrace

如果只想使用它排查问题,也可以直接下载它的bin包,下载地址

https://github.com/btraceio/btrace/releases/

可以直接通过这个链接下载1.3.8版本的btrace

wget https://github.com/btraceio/btrace/releases/download/v1.3.8.3-1/btrace-bin-1.3.8.3.zip

二、配置环境变量

解压完成后需要配置环境变量BTRACE_HOME

export BTRACE_HOME=/home/work/btrace/
export PATH=$PATH:$BTRACE_HOME/bin

三、编写btrace脚本

比如我们监控spring-data-redis出现异常的时候,打印入参和异常堆栈信息:

package com;
import com.sun.btrace.AnyType;
import com.sun.btrace.annotations.*;
import static com.sun.btrace.BTraceUtils.*;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

@BTrace(unsafe=true)
public class Trace {

    @OnMethod(clazz =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DefaultHashOperations", method = "putAll", location =@Location(Kind.ERROR)) 
    public static void putAll(Throwable exception,AnyType[] args){
	 println("\n##################################@#####DefaultHashOperations");	
	 println(JSON.toJSONString(args));
	 println(JSON.toJSONString(exception));
	 println("\n@@@@@@@@@@@@@@@@@@@@@@@@@@@@@@@@@@@@@@@@@@@@@@@@@@@@@@@@@@@");	
    }

    @OnMethod(clazz = "org.springframework.data.redis.core.DefaultSetOperations", method = "add", location =@Location(Kind.ERROR)) 
    public static void add(Throwable exception,AnyType[] args){
	 println("\n##################################@#####DefaultSetOperations");	
	 println(JSON.toJSONString(args));
	 println(JSON.toJSONString(exception));
	 println("\n@@@@@@@@@@@@@@@@@@@@@@@@@@@@@@@@@@@@@@@@@@@@@@@@@@@@@@@@@@@");	
    }
}

四、执行脚本:

./btrace -cp /home/work/btrace/bin/fastjson-1.2.29.jar -p 2021 5941 Trace.java

说明:
1. -cp  /home/work/btrace/bin/fastjson-1.2.29.jar  指定classpath,因为引入了fastjson对参数序列化成json字符串后输出,所以这里加入了fastjson的jar包;

2. -p 2021 btrace默认端口为2020,这里更改了默认端口;

3. 5941是要追踪的jvm进程的进程id;

4. Trace.java 是第三步编写的java脚本的文件名;

 

异常说明

1. Port 2020 unavailable.  
btrace会在remote JVM  agent开启一个远程socketserver,默认端口是2020,正好如果一台台服务器有多个JVM实例需要使用btrace,当在第一个JVM上执行btrace命令后,再从其他jvm实例上执行btrace就会报错。这时候就可以使用-p参数指定端口;

2. method calls are not allowed - only calls to BTraceUtils are allowed

原因是btrace存在安全限制,不允许调用com.sun.btrace.BTraceUtils这个类中提供的方法以外的方法。但是我的脚本中使用的fastjson来讲对象转换为json字符串打印出来,所以需要解除安全限制;

3. Unable to open socket file: target process not responding or HotSpot VM not loaded

运行btrace的用户必须和启动jvm进程的用户是同一个

正确的姿势解除安全限制

网上提供了很多种方解除安全限制的方式都不靠谱,例如:

1. 使用 -u    ;

2. 给btrace设置jvm参数 -Dcom.sun.btrace.unsafe=true

如果,按上面两种方式是无法解除安全限制的,正确的解除安全限制的姿势是给btrace的jvm启动脚本添加了

-Dcom.sun.btrace.unsafe=true参数后,还需要在java脚本类的@Btrace注解上加上unsafe=true:

@BTrace(unsafe=true)

 

 

<think>好的,用户现在问的是`torch.cuda.empty_cache()`是否只能清空一个GPU的缓存。我需要先回忆一下PyTorchCUDA内存管理的机制。 首先,用户之前遇到了关于Scikit-learn的分类指标警告和PyTorch的NCCL支持问题,现在转向了CUDA内存管理。可能用户正在处理多GPU训练,或者在单GPU使用中遇到了显存问题。 `torch.cuda.empty_cache()`的作用是释放当前由缓存分配器持有的未使用内存PyTorch默认情况下会缓存一部分内存以提高分配效率,这个函数可以释放那些未被使用的缓存内存。但用户的问题是,这个函数是否只影响当前的一个GPU。 根据PyTorch的文档,当使用多GPU时,每个GPU都有自己的缓存分配器。所以,如果用户有多个GPU,`torch.cuda.empty_cache()`只会释放当前设备(即通过`torch.cuda.current_device()`指定的那个)的缓存。要清空所有GPU的缓存,需要遍历每个设备,切换当前设备,然后分别调用该函数。 用户可能是在多GPU环境下运行代码,发现显存没有完全释放,或者遇到显存不足的问题。需要确认用户是否在使用多GPU,以及是否正确地切换了设备来清空每个GPU的缓存。 另外,用户可能对PyTorch内存管理机制不太熟悉,所以需要解释清楚这个函数的行为,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正确使用方法。可能还需要提醒用户,即使调用了这个函数,显存的释放也依赖于是否有未使用的缓存,实际使用的张量不会被释放。 最后,给出示例代码,说明如何为所有GPU清空缓存,并强调正确使用设备切换的重要性。还要提醒用户,显存管理需要结合其他方法,如手动删除变量、运行垃圾回收等,才能有效管理显存使用。</think>--- 在 PyTorch 中,`torch.cuda.empty_cache()` 的作用是释放当前 CUDA 设备(即当前选中的 GPU)的**未使用缓存内存**。其行为取决于 **GPU 设备的选择**和 **多 GPU 环境**的配置。以下是详细说明: --- ### **1.GPU 场景** - 如果你只有一个 GPU,或者代码中未显式指定 GPU 设备: `torch.cuda.empty_cache()` 会清空当前默认 GPU 的缓存内存。 例如: ```python import torch # 默认使用 GPU 0(仅单卡时) a = torch.randn(1000, 1000, device="cuda") # 占用显存 del a # 删除变量 torch.cuda.empty_cache() # 释放 GPU 0 的未使用缓存 ``` --- ### **2.GPU 场景** - 如果你有多个 GPU,且代码中显式切换了设备: 需要**依次选中每个 GPU 并单独调用** `empty_cache()`,才能清空所有 GPU 的缓存。 例如: ```python import torch # 清空 GPU 0 的缓存 torch.cuda.set_device(0) torch.cuda.empty_cache() # 清空 GPU 1 的缓存 torch.cuda.set_device(1) torch.cuda.empty_cache() ``` --- ### **3. 关键注意事项** 1. **缓存释放的范围**: `empty_cache()` **仅释放由 PyTorch 缓存分配器管理的未占用内存**,不会释放正在被张量占用的显存。 - 已分配的张量必须手动删除(如 `del tensor`)或超出作用域后,其显存才会被缓存分配器回收。 - 调用 `empty_cache()` 后,这些回收的内存才会真正释放回系统。 2. **多进程分布式训练**: 在分布式训练(如使用 `torch.distributed` 或 `DataParallel`)时,每个进程可能绑定到不同的 GPU。 - 每个进程需独立调用 `empty_cache()` 清理自己绑定的 GPU 缓存。 - 例如: ```python # 每个进程仅清理自己绑定的 GPU torch.cuda.empty_cache() ``` 3. **自动缓存管理**: PyTorch 默认会缓存部分显存以提高分配效率。频繁调用 `empty_cache()` 可能导致性能下降,建议仅在显存不足时手动调用。 --- ### **4. 验证显存释放** 可以使用 `torch.cuda.memory_summary()` 或以下代码查看显存状态: ```python import torch # 查看当前 GPU 的显存使用情况(单位:字节) print(torch.cuda.memory_allocated()) # 当前已分配的显存 print(torch.cuda.memory_reserved()) # 当前缓存分配器保留的显存(包括未使用的) ``` --- ### **总结** | 场景 | 行为 | |------------|----------------------------------------------------------------------| | **单 GPU** | 清空当前 GPU 的未使用缓存。 | | **多 GPU** | 需遍历所有 GPU,分别调用 `empty_cache()` 才能清空每个设备的缓存。 | --- ### **最佳实践** - 显存不足时手动调用 `empty_cache()`,但避免在循环中频繁使用。 - 结合显存监控工具(如 `nvidia-smi` 或 PyTorch 内置函数)诊断显存泄漏。 - 多 GPU 场景显式指定设备并分别清理: ```python for i in range(torch.cuda.device_count()): torch.cuda.set_device(i) torch.cuda.empty_cache()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