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晚风VII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OSI模型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一般称为OSI参考模型或七层模型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协议有: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TELNET HTTPS POP3 DHCP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格式有,JPEG、ASCll、EBCDIC、加密格式等 [2]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在五层模型里面已经合并到了应用层)对应主机进程,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传输原创 2020-08-31 14:37:31 · 19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之父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通用计算机之父巴贝奇,生活在机械时代,却构思出了完整的计算机结构,领先世界一百年。由于生不逢时,他注定成为一个悲剧的天才。他亏了自己家里和英国政府很多钱,最后却造不出像样的分析机,因为当时的工艺还达不到他所设计的精度。直到一百年后,有个教授为了情怀用机电方式建造Mark-I计算机,才实现了巴贝奇的构想。后来在1985年,伦敦科学博物馆决定用巴贝奇当时的方式打造一台完整的差分机,整台机器到2002年才完工,一共花了17年的时间。巴贝奇在1834年所构思的分析机(原创 2020-08-31 14:29:00 · 5396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之父
互联网之父,指互联网的创始人、发明人,这一美称被先后授予多人,包括: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温顿·瑟夫(Vint Cerf 原名:Vinton Gray “Vint” Cerf )、罗伯特·卡恩(Robert Elliot Kahn)等, 所以“互联网之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1955年出生于英国)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温顿·瑟夫(Vint Cerf)互联网基础协议——TCP/IP协议和互联网架构的联合设计原创 2020-08-31 10:59:32 · 2792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第一阶段: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随后20几年间人们一直在研究计算机与通信系统之间的融合。1951年,林肯实验室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叫赛琪的系统。这套系统用于美国军方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在此期间,科学家范内瓦.布什在194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As We May Think”(诚如所思),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信息延伸的概念,他预言计算机将进入到一个数字化时代,搜索引擎将会出现。范内瓦.布什获得“信息时代的教父”的美誉。第二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原创 2020-08-31 10:43:04 · 1434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