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可优化的where子句 1.例:下列SQL条件语句中的列都建有恰当的索引,但执行速度却非常慢: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substring(card_no,1,4)='5378'(13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amount/30< 1000(11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convert(char(10),date,112)='19991201'(10秒) 分析: where子句中对列的任何操作结果都是在SQL运行时逐列计算得到的,因此它不得不进行表搜索,而没有使用该列上面的索引; 如果这些结果在查询编译时就能得到,那么就可以被SQL优化器优化,使用索引,避免表搜索,因此将SQL重写成下面这样: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card_no like '5378%'(< 1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amount < 1000 * 30(< 1秒) select * from record where date = '1999/12/01'(< 1秒) 你会发现SQL明显快起来! 2.例:表stuff有200000行,id_no上有非群集索引,请看下面这个SQL: select 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 in('0','1')(23秒) 分析:---- where条件中的'in'在逻辑上相当于'or',所以语法分析器会将in ('0','1')转化为id_no ='0' or id_no='1'来执行。 我们期望它会根据每个or子句分别查找,再将结果相加,这样可以利用id_no上的索引; 但实际上(根据showplan),它却采用了"OR策略",即先取出满足每个or子句的行,存入临时数据库的工作表中,再建立唯一索引以去掉重复行,最后从这个临时表中计算结果。因此,实际过程没有利用id_no上索引,并且完成时间还要受tempdb数据库性能的影响。 实践证明,表的行数越多,工作表的性能就越差,当stuff有620000行时,执行时间竟达到220秒!还不如将or子句分开: select 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0'select 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1' 得到两个结果,再作一次加法合算。因为每句都使用了索引,执行时间只有3秒,在620000行下,时间也只有4秒。 或者,用更好的方法,写一个简单的存储过程: create proc count_stuff asdeclare @a intdeclare @b intdeclare @c intdeclare @d char(10)beginselect @a=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0'select @b=count(*) from stuff where id_no='1'endselect @c=@a+@bselect @d=convert(char(10),@c)print @d 直接算出结果,执行时间同上面一样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