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系统了解
王传福说了这样一段话:特斯拉造车只是他的表象,真正这个企业所塑造核心是构建线上技术,未来的趋势是智能化。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 安全性值得思考,更多是我们自己系统。
思考下国内的整体水平:
最新新闻 蔚来车机系统Aspen 3.1.0版本发布,我们盘点下国内汽车厂商发展
百度
国内自动驾驶黄埔军校,涉及Robotaxi,Robobus,物流小车,乘用车(威马),泊车等,已经开源平台apollo(新石器等),车路协同,智能座舱,计算平台等。
tier one:典型代表华为和大疆。
高精地图,智能座舱,智能车云,车辆网,三电技术等,据公开信息,
华为目前和北汽极狐,
长安,广汽合作,大疆和五菱,大众合作,这两家企业技术积累多,长期投入大,行业口牌好,研发资源足,发展前景很好。
看到这里,我个人厌恶的五菱,也在其中。
初创公司做robotaxi或tier one:头部代表小马智行,文远知行,momenta,Autox,元戎启行,轻舟智航,地平线,黑芝麻,超星未来,中智行,蘑菇车联等公司。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已经在尝试无安全员测试,属于头部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autox已获得大笔融资未来发展可期。
元戎启行由原来自动驾驶roadstar公司部分人员创立,已与东风合作。
轻舟智航国内唯一一家由waymo工作过的人员创立,获得字节跳动投资。
地平线,黑芝麻和超星未来主要投入车载计算平台,地平线在自动驾驶也开始大力投入。
中智行和蘑菇车联都是主攻车联网,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
大概发展比较好:蔚来,小鹏,理想,威马(百度),集度(百度),滴滴,小米,零跑,哪吒(360),上汽智己(阿里),恒大等公司。
未来自动驾驶,不仅仅在人车,物车上也比较多。
物流快递小车:美团,京东,阿里, 智行者,驭势,新石器,白犀牛,长城毫末,苏宁,德邦,一清,易成,中国邮政。
自动驾驶泊车公司:百度、德赛西威、东软睿驰、禾多科技、领世科技、魔视智能、纽劢科技、欧特明、深动科技、驭势科技、纵目科技、追势科技、智行者科技、恒润科技
自动驾驶系统等级
0级:没有任何驾驶辅助,驾驶员手眼并用
1级:车辆只能在纵向或者横向一个维度辅助驾驶员,比如以前只有定速续航的车辆虽然解放了驾驶员的双脚,但是依旧无法解放驾驶员的双手和双眼控制方向
2级:也是目前被广泛普及的辅助驾驶,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辅助驾驶员,最典型的组合是ACC(自适应定速巡航)+ LKA (车道保持),基于2级辅助驾驶,驾驶员虽然依旧需要时刻监控车辆,但是手眼都轻松了很多
3级:开始进入自动驾驶的范畴,车辆可以在非常有限的场景下自动驾驶,驾驶员也可以手眼离车,只是在被系统提示的情况下接管
4级:在限定的场景下可以完全不需要驾驶员参与车辆控制
5级:在任何场景下都不需要驾驶员,完全由机器驾驶
车机系统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娱乐和媒体计算
远程信息处理、安全和安保
车辆间的沟通
自动操作
自动安全落地需要对以下问题的攻克
思维误区
成本问题
技术问题
法规问题
标准问题
安全问题
其他问题
涉及模块
控制技术系统
系统的基本内容
计算处理系统
电动转向系统
电子自动驻车制动系统
自动刹车紧急制动技术
倒车防碰撞系统
电子油门系统
真正有效地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例如,要提高摄像头计算横向速度的能力(也就是物体在与车辆行驶方向垂直的路径上移动的速度)。但是,要实现足够低的误报率,即使是最好的机器学习算法仍然需要大约300毫秒来进行横向移动检测。对于在以每小时60英里速度行驶的车 辆和在车辆前方行走的行人来说,毫秒之差就关系到人员受伤的轻重程度,因此响应时间至关重要。
而对于国内频繁更新系统方式,个人表示担心,软件发布的模式,注定了一定存在遗漏问题项,这导致车上人员安全性收到严重危险中。
另外,对于国内算法主要集中在交通量大,但是不复杂的城市交通干道,对于中国如此大市场,二三级市场兼容性不高,恰恰最容易陷入技术牛逼中的人群,在最危险算法边缘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