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云计算
jstkss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基于ZooKeeper大规模集群配置系统概述
通常大型互联网公司都拥有较大规模、结构复杂的服务器集群。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用户访问量以及服务器规模的越来越大,Web应用项目需要部署在数目众多的服务集群上协同工作,才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稳定、优质的互联网服务。 一般在互联网公司发展初期,服务器以及Web应用程序较少,项目的配置信息都会存放在文件中,比如把一些基本的数据库信息、缓存信息配置在文件中,如***.property文件中,转载 2016-02-29 17:26:14 · 796 阅读 · 0 评论 -
一网打尽当下NoSQL类型、适用场景及使用公司
在过去几年,关系型数据库一直是数据持久化的唯一选择,数据工作者考虑的也只是在这些传统数据库中做筛选,比如SQL Server、Oracle或者是MySQL。甚至是做一些默认的选择,比如使用.NET的一般会选择SQL Server;使用Java的可能会偏向Oracle,Ruby是MySQL,Python则是PostgreSQL或MySQL等等。 原因很简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关系数据库的健壮性已转载 2016-02-29 14:03:41 · 1405 阅读 · 0 评论 -
Berkeley DB Javadoc
Javadoc原创 2016-03-02 00:21:10 · 279 阅读 · 0 评论 -
zookeeper 场景:配置文件同步
转自:博客园-李克华转载 2016-02-24 10:22:47 · 588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一致性和事物管理
事物 是 保证 数据一致性的重要 手段。 什么是数据一致性: 对于一个数据库来说,其中的数据每时每刻可能都在发生着变化。 而在变化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数据的读取。 这就对数据的状态产生了要求——数据的每次变化都是可被接受的,而每次数据的读取也是正常的。 如: 某个人的银行账户中,现有存款100元。如果此时有人读取其中的数据为100元,那么100元是可接受的数据。 但如果同一时刻,原创 2016-02-28 17:46:55 · 538 阅读 · 0 评论 -
从关系型数据库到非关系型数据库
原文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robinjwong/article/details/18502195 1.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指采用了关系模型 来组织数据的数据库。 关系模型是在1970年由IBM的研究员E.F.Codd博士首先提出的,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关系模型的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数据库结构的主流模型。 简单来说,关系模型指的就是二转载 2016-02-28 18:03:36 · 283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需要NOSQL
传统的数据库确实有很多不适合的场景和技术局限性,其中主要的局限性包括数据模型僵硬, 可扩展性差,处理海量数据时的性能瓶颈,缺乏处理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的能力。 关系型数据库的核心是强一致性的关系模型,当初的设计理念将ACID放在首位,其次考虑性能与可扩展性。而当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要求那么强的一致 性,同时对于性能和数据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时,NoSQL就开始登场了。NoSQL主要将可扩展性转载 2016-02-28 23:08:25 · 660 阅读 · 0 评论 -
Berkeley db java 代码实例
(1)打开Database环境 EnvironmentConfig envCfg = new EnvironmentConfig(); //当数据库环境不存在的时候,创建一个数据库环境,默认为false. envCfg.setAllowCreate(true); //以只读方式打开,默认为false. envCfg.setReadOnly(false); //事务支持,默认为false.转载 2016-02-28 23:46:06 · 216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