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DD
宵小小沉
软件技术教练 TL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事件风暴第六步:场景驱动设计与测试驱动开发
本事件风暴系列是参加张逸老师的课程《面向场景的领域驱动设计全过程工作坊》的学习总结。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选择一个领域场景,由参与者开启一个初始状态,开始执行具有时序性的连续任务, 角色之间采用行为协作来共同满足业务价值,这就是场景驱动设计(ScenarioDriven Design)。这个过程是从领域分析模型到领域设计模型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开发团队 的设计门槛,形成固...原创 2019-12-12 16:17:21 · 1163 阅读 · 0 评论 -
事件风暴第五步:领域分析建模与领域设计建模
本事件风暴系列是参加张逸老师的课程《面向场景的领域驱动设计全过程工作坊》的学习总结。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针对限界上下文内的领域事件进行领域分析建模。这个过程属于事件风暴的第二阶段,将进一步确定领域分析模型。分析过程如下:• 根据领域事件确定决策命令• 根据决策命令确定读模型• 根据决策命令和领域事件之间的关系确定聚合• 根据读模型、聚合获得领域分析模型识别聚合针...原创 2019-12-11 17:31:38 · 983 阅读 · 0 评论 -
事件风暴第四步:识别上下文映射
本事件风暴系列是参加张逸老师的课程《面向场景的领域驱动设计全过程工作坊》的学习总结。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通过事件风暴:首先识别跨限界上下文之间相邻事件的关系 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触发的关系(参与者为前置事件),需要确定这两个事件所述的限界上下文 判断这两个事件所属的限界上下文,谁是主要的。主要的BC就是下游。通常,前置事件为下游,或者是事件的发布者...原创 2019-12-11 16:59:53 · 395 阅读 · 0 评论 -
事件风暴第三步:识别限界上下文
本事件风暴系列是参加张逸老师的课程《面向场景的领域驱动设计全过程工作坊》的学习总结。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两个方向从两个方向识别限界上下文:纵向:识别事件流中的事件,倘若相邻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较弱,或者体现了两个非常明显的阶段,就可以对其进行分割。 横向:梳理所有的事件,根据组成事件的名词和动词去发现事件之间的相关性(相同、相似的名称),然后去提炼一个整体的概念。两个原则...原创 2019-12-11 16:36:59 · 675 阅读 · 0 评论 -
事件风暴第二步:识别参与者
本事件风暴系列是参加张逸老师的课程《面向场景的领域驱动设计全过程工作坊》的学习总结。不作商业用途,仅作交流学习。事件一共有四种参与者(Actor):角色(Role):触发事件的人 策略(Policy):触发事件的规则, 注意:策略是规则,但规则不是策略。可以认为策略是规则+定时器的组合。 外部系统(External System) 事件(Event):即当前事件的前置事件...原创 2019-12-11 16:31:15 · 1053 阅读 · 0 评论 -
事件风暴第一步:识别事件
本事件风暴系列是参加张逸老师的课程《面向场景的领域驱动设计全过程工作坊》的学习总结。仅作交流学习。流程图:是对现实世界的表现,比如第一步第二步该干什么,无法对软件世界进行描述; 事件风暴:是对软件世界的描述,是可以推导出软件实现的。该工作坊的即文章的第1-4步主要是为了识别出领域的业务全景。事件领域事件具有以下四个特征,领域事件是过去发生的与业务有关的事实。 领域事件具有...原创 2019-12-11 11:09:53 · 171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