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层叠结构设计往往是原理图转到PCB设计大家考虑的第一步,也是PCB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板子层叠结构的好坏甚至直接关系到产品成本、产品EMC的好坏。下面就就简单的从PCB层数预估和可生产性两个方面介绍PCB层叠结构的设计。
1. PCB层叠结构预估
PCB层数设计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管脚最密器件(如BGA等)需要几层信号层扇出所有信号;(2):器件密度;(3):成本;(4):PCB走线阻抗控制和电源平面完整性要求;(5):EMC方面的考虑;
(1):管脚最密器件
一般PCB层数估计时,最先考虑管脚最密的元器件(但是在一些高速PCB设计时,有时候要考虑高速器件走线的要求,一般都需要走内层,所以有时候PCB的层数会由有特殊走线要求的器件决定),如BGA封装器件,一般需要把所有的管脚进行扇出,这时需要估算管脚扇出需要的信号层数目N;如果PCB器件密度不是很大,可供走线面积良好,对扇出信号电学特性没有特殊要求,基本可以确定PCB信号层数为N。具体如何扇出可以看芯片相关的Layout建议。
(2):器件密度
设计PCB时,有时候会遇到因为机械结构或者其他特殊要求,PCB板面积较小,器件密度很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Top Layer和Bottom Layer中可供走线的面积较小,一般情况下需要评估管脚密度进行布线。同时对于高密度板,原理图设计和PCB器件布局对减少PCB层数、降低PCB布线难度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对GPIO较多的器件,在原理图上选择合适的PIN脚与外围器件相连,在PCB布局布线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高密度板层数一般较难估计,一般去估算PIN的密度(Pin number/Area)来估算PCB叠层数目。
(3):成本
PCB制造成本是很多商业产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PCB设计到后来很多时候有性能和成本的平衡。一般产品为了赶进度可以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