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
zjq11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一顶博士帽能带来什么(转李开复)
摘要:在读了博士生远潇给本报的来信后,GOOGLE公司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说,有这些困惑和担心,实际上是很多博士生们在读博士之前并没有认真地想过,自己是不是能耐得住寂寞做学问,是不是能抵御来自物质世界的诱惑。另外,如果读博士抱有“一顶博士帽能给自己找工作时加分”的想法,不仅会增加自己学习期间的痛苦,而且在找工作时会发现,博士头衔不能有多少优势后会更加失落。 由于是最早进入微软公司高管层的华人,又常转载 2009-07-15 14:45:00 · 762 阅读 · 0 评论 -
哈佛10条训言-懒惰着必看【转载】
1. 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you will interpreta dream. (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2. 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转载 2010-03-06 23:28:00 · 454 阅读 · 0 评论 -
SCI投稿切忌因小失大(转小木虫帖子)
SCI期刊众多,但影响因子有别,虫友们切勿因小失大,目光短浅。我的原则是10篇IF=0.5的文章远不及1篇IF=5.0来的实惠。最近的一次投稿经历,更让我加深了对这句话的认识。前不久,试验中发现了一种新颖的电极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光电化学性能。心中暗暗窃喜,觉得又可以发篇不错的文章(前不久刚刚发表了一篇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可后来在准备文章过程中,转载 2009-12-31 15:15:00 · 21219 阅读 · 0 评论 -
图灵奖史上最年轻获奖者高德纳:把一件平常事做到人间极致
高德纳设置了一个悬赏游戏。如果有人挑出了他编写的TEX程序的错误,他就给挑错者奖励。第一个错误值2.56美元,第二个值5.12美元,第三个值10.24美元。据说,这张10.24美元的支票是他迄今为止为此签出的最后一张。 高德纳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唐纳德·克努斯(Donald Knuth)的中文名。这位“现代计算机科学的鼻祖”是计算机界的传奇人物。他在年仅36岁时就获得了图转载 2010-03-14 20:33:00 · 1276 阅读 · 0 评论 -
博士论文的诞生,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新书选载
“什么是做博士的目的?”在我选定研究方向,正准备挽起袖管大干一番的时候,我们的院长尼科·海博曼问了我这个问题。我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就是在某一个领域做出重要的成果。”“不对。”尼科·海博曼教授不假思索地否定了我。他告诉我,“读博士,就是挑选一个狭窄并重要的领域作研究,毕业的时候交出一篇世界一流的毕业论文,成为这个领域里世界首屈一指的专家。任何人提到这个领域的时候,都会想起你的名字。” 海博转载 2010-01-07 16:36:00 · 643 阅读 · 0 评论 -
俄罗斯天才数学家佩雷尔曼拒领百万千禧年数学大奖
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 有“世界最聪明男人”之称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说,他不接受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提供的百万美元奖金。 这笔奖金本用来奖励他解出数学界7大难题之一。 拒绝大奖 佩雷尔曼年过不惑,住在圣彼得堡一套公寓内。英国《每日邮报》3月23日报道,佩雷尔曼紧闭家门,在屋里对门外采访的记者说:“我应有尽有。” 100万美元奖转载 2010-03-24 13:01:00 · 2860 阅读 · 0 评论 -
国家基金申请书撰写的共性问题(转)
最近看了我校某个学院10份国家基金申请书,因为学科不同,我纯粹是个外行。但我发现仅有两份写得比较好,其他的申请书获资助的可能性不大,毛病显然,其中有不少共性问题。国家基金重点在探索与创新,求新!但许多申请书试图通过“目前研究很少”,“无人问津”来说明创新性。殊不知,研究很少有几种可能:一是研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如量子计算机现在就已经的很少;二是转载 2010-03-24 16:25:00 · 708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让年轻人有个“奔头儿” (转科学网)
一早起来上科学网博客看新博文,看到了吴飞鹏老师的新作“给年轻人平静的心和更多的机会”【1】,要效仿当年的程咬金的招式在现行体制的一些潜规则上砍上三斧子,争取解决目前存在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拜读之后,我忽然想起在单田芳的评书《隋唐演义》中,程咬金的绝招是“三斧子半”:(1)砍脑门;(2)扎眼睛;(3)劈排骨;最后半招——捎带脚。吴老师一口气使出了前三转载 2010-04-20 16:46:00 · 575 阅读 · 0 评论 -
导师喜欢什么样的“真”研究生?(转科学网)
所谓“真”研究生,就是正式登记注册的圈里人,是千万科研正规军的一员,这些人以取得学位为目的,希望学有所用;以献身科学为理想,期望学有所成。 研究生的领导有两个:一是研究生院,二是导师。一个管红,一个管专。要想又红又专,取悦两位领导,百利而无一害。从导师的角度看,什么样的研究生受重视呢? 一是比导师还work Harder:一提到work harder,研究生通常叫苦,害怕自己成转载 2010-04-20 16:57:00 · 1073 阅读 · 0 评论 -
6年契而不舍:终于感觉走上了科研的“路” (转科学网)
6年契而不舍,终于感觉走上了科研的“路”(撰此博文,以纪念自我成长过程,也希望给那些与我经历相似的学妹们些许启示)6年,是从我步入中科院读硕士开始计算。那是2004年9月的事情了,我本科毕业,凭借个人兴趣选择了科研,选择了我的专业。这一切,开始的如此轻松和单纯;因为驱动力,仅仅是个人兴趣,加之我对科研的幻想(后来发现是“幻想”的^_^)。 真正进了实验室,幻想开转载 2010-04-20 16:52:00 · 939 阅读 · 0 评论 -
拜师信应该如何写? (转科学网)
又到了拜师季节,我时不时收到一些电子邮件向我拜师。 有人愿意向我拜师,我当然高兴。但很多电子邮件却让我高兴不起来。通常的问题如下: 一)海量发函。写一份通用函,见师就拜; 二)空活连篇,捧辞满筐,对我的工作却不甚了了;三)对自己的介绍一份简历完事。 这些同学图省事,只想海发,认为只要有人复函自己就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而把其他复函的老师晾在一边。也有人认为自己学校不错,排名靠前,总能找到老师,所以拜师信满不在乎,错字误息满纸。我曾收到过一封拜师信,笔者说她从小就如何如何崇拜我,然后笔锋一转又说还对南开大学心仪原创 2010-06-10 15:12:00 · 5701 阅读 · 0 评论 -
美国副教授现身说法:如何改变“只收藏不阅读”的习惯
看到“只收藏,不阅读”的讨论,恍如回到7年前在台大备考托福时,天天上网找资料的那段日子。我花了大功夫在各大网站上寻找有关托福考试的文章和各种资源,包括词汇复习,阅读训练,作文模板,备考策略啦,等等,想的出来的问题我都去搜,都去整理。收藏这些资料,对我来说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我天生喜欢把东西分门别类。桌上的茶几,必须放在茶杯垫下,而且要放到桌子的一个角落上,否则,被两三岁的我看了,心理就特别扭,手痒原创 2010-03-06 23:07:00 · 870 阅读 · 0 评论 -
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很实用
博士生传给硕士生的经验!!很实用! 2010-01-10 13:17 | (分类:默认分类)1.先看综述,后看论著看综述搞清概念,看论著掌握方法。 2.早动手在师兄师姐离开之前学会关键技术。 3.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文章看全文掌握了一点查全文的技巧,往往会以搞到全文为乐,以至于没有时间看文章的内容,更不屑于看摘要。真正有用的全文并不多,过分追求全文是浪费,不可走极端。当然只看摘要也是不对的。 4.转载 2010-03-06 23:24:00 · 423 阅读 · 0 评论 -
俞敏洪经典语录
俞敏洪经典语录 有点意思,有煽动性!转载 2009-07-15 15:35:00 · 339 阅读 · 0 评论 -
盘点全球最昂贵的五大计算机域名
看来最贵的域名就是商务、美女、金钱、赌博(扑克)、性; 总体而言无外乎金钱+美女, 呵呵!原创 2009-06-05 16:03:00 · 846 阅读 · 0 评论 -
虚度的一天
今天本来想做点事情, 可笔记本又不听使唤了, 瞎折腾了一上午 ,勉强能够使用!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真受不了这个破本本了, 下次赚把钱, 买个新本本, 等单位看来是无望了, 万事还是靠自己呀。战士总得弄个好武器吧! 下午, 发现主页服务器上有黑的痕迹, 还没有完全清除, 木马也有一个, 又是一阵注册表修改, 木马清除工具,搜索, 稀里糊涂的弄了一下午, 总算基本原创 2009-06-11 16:49:00 · 699 阅读 · 1 评论 -
超强机械手
原创 2009-09-08 21:37:00 · 421 阅读 · 0 评论 -
商业周刊:微软大学的杰出校友(组图)
导语:《商业周刊》近日发表的文章称,作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微软汇聚了几乎所有顶尖的技术人才。过去的30多年当中,培育了大量精英的微软俨然成为一所IT领域的大学,为此《商业周刊》评出了11位从微软离开(包括退休)的“杰出校友”,以下为详细名单: 1、保罗·马里兹(Paul Maritz) 保罗·马里兹(Paul Maritz) 现任:VMware首席执行官 离职时间:2000年转载 2009-07-15 14:29:00 · 946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工程师的十个“不职业”行为!(程序员杂志)
对外交付半成品;不遵守标准和规范;不积极帮助他人;版本意识不敏感;对待计划不严肃;公事私事相混淆;不注意更新自己;不主动与人沟通;不遵守职场规则;不够诚实和正值。转载 2009-10-20 11:10:00 · 575 阅读 · 0 评论 -
国人劝酒经典用语大全
劝酒者起身敬酒,被劝者会说:"屁股一抬,喝了重来",意让劝酒者再喝一个,此时劝酒者应 对:"屁股一动,表示尊重"。 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 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 来几下就几下。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感情深,一口闷;转载 2009-10-26 22:42:00 · 386 阅读 · 0 评论 -
几个笑话(转)
纯,属虚构,乱,是佳人。我花8万买了个西周陶罐,昨儿到《鉴宝》栏目进行鉴定,专家严肃地说:“这哪是西周的?这是上周的!” 碰到一个写手个性签名:也许似乎大概是,然而未必不见得。碰到一个GG个性签名:给我一个姑娘,我可以创造一个民族。自从我变成了狗屎,就再也没有人踩在我头上了。80後的重要任务是制造08後。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只是背影~~。问一同事:“你买了中石油吗原创 2009-11-23 09:10:00 · 398 阅读 · 0 评论 -
给父母的四个建议--李开复
今年送女儿去读大学的时候,我曾写过一封信给她,后来这封信公布在我的博客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人问我为什么喜欢写信,我觉得写信是一个很好的模式,比言语或电话更能清楚地传达自己的理念,而且信可以长久地保留,不断重温。我父亲以前就常写信给我,现在我书房里还有五六十封,每几年我都会把它们拿出来阅读一下,觉得弥足珍贵。虽然今天是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时代,但用写信的方式来传达一些深思熟虑的想法,让孩子永久留下珍转载 2009-12-07 14:12:00 · 427 阅读 · 0 评论 -
博士是什么(Matt Might) (科学网)
<br />美国犹他大学的助理教授Matt Might,用这组图解释,博士学位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说,每年都有新生的入学教育,但是有些观点语言说不清楚,不如画图。<br />我觉得,这组图真的很好懂,而且一点没错,博士就应该是图中的意思。老子说"大道至简",可是真的要很简单地表达出来,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br />========================================<br />什么是博士?<br />作者:Matt Might<br />译者:阮一峰<br />1.<br />假转载 2010-08-23 09:54:00 · 211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