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的应用市场

1.目地
我仅个人的一些失败教训和感悟与大家分享下,请拍砖!
我做应用搜索(市场)大概1年多,然后失败了,期间经历了各种酸甜苦辣,我和团队曾一心想做出个样子来,争口气,可是失败了,团队也解散了,无比悲催。
其实应用市场从最开始的几百家到现在的几10家,目前也就那么几家了,应用市场主要问题:
1)技术门槛低(其实要做好,有很多细节,和技术),类似团购网,涌进来一堆。
2)同质化太严重,没什么亮点
3)资源质量很差,病毒,木马,广告,捆绑软件,把整个市场给搞烂了; 有些用户都投诉到工信部了,搞的工信部都开始监管了。
2.目前市场占有情况:
有创业公司例如豌豆荚,91,机锋等。
有富2代,我就不说名字了。
原来收集分析过市场占有率情况,感觉数据多有水分,不如直接看趋势,我简要抽取了一些数据,让大家看看。
直接上我抽测的样例数据,我主要从人群分布覆盖,应用最近飙升情况抽测的一些数据,大家别太较真,
因前面我看到一个文章引用下载数据,大家一片拍砖,所以这里特别说明下,仔细看数据,大趋势应该不会错,我是仔细对比分析了的:
单位是万次(下载或安装):
站点      微信    qq2013 天天动听 UC浏览器 新浪微博 神庙逃亡2 找你妹 保卫萝卜 地铁跑酷 快播
豌豆荚     8891  9759  3531           6455       5258       1662          1102    690          544    2549
91           8764  4605  4229           5613       4926        1030          940     343          463    1659
木蚂蚁     2869 1900  2704           2399        885                           834     112          2 28    1789
应用汇     3601 4658  2111          1487         2626        192            57      81            136     900
QQ           1.3亿 1.2亿  2000        800           900          200           200      64             33     1000+
百度         1亿    1亿+  1000+       5000        1 00+       1000+         1000+  500+      100 +   1亿+

从上可发现,有些站点数据是相当的明显水分,光微信用户加起来快5亿了,谁在水分?
豌豆荚,91,木蚂蚁,相对数据是靠谱的,尤其豌豆荚和91的数据;他们都在2013宣布突破1亿用户,这个数据基本对的上,应该是靠谱的;用户总量上,应该豌豆荚领先于91。
前些天看了金山也开始做了,简单用了下,搜索服务还是有待提高,搜了个UC浏览器,快20秒了;点点界面不动,跟豌豆荚差距很大,更别说抢占市场了。
3.如何突破:
现在这个市场貌似已经基本成型,豌豆荚,91基本奠定了老大,老2的地位;再冲进去,真的很难了,但一点都没机会吗?不是,我个人觉得还有机会:
1)还有非常多换机用户,这些空白市场还是有机会抢占一定份额的。
2)农村包围城市,现在有电脑的并不像电视那么普及,所以农村这部分用户才是真正的王者,谁获得这部门用户的青睐,谁应该就笑到了最后。
3)做电脑助手的,在这个时间段切合了时代潮流,随着网速越来越快,资费越来越便宜,绝大部分人会直接用手机下的,这就是机会。

4.我曾经的失败情况
我现在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点没做好:
1.进入时间比较迟,2011年底才开始做
2.方向又偏了,坚持不做客户端,导致很多用户留不住,对于下载,浏览器远没有应用客户端体验好。
3.刚开始做没有经验,走了一些弯路,经验很重要啊,因为那可是时间啊,公司都是在不断的调整资源,顶多1年半载,没有很明显的用户暴涨,马上就调整的。
4.不坚定,想尝试,却舍不得投入资源,如推广;我觉得推广除了有产品自身的一些策略和营销策略;对于负责人要充分授权,大胆的尝试一些思路。
5.仅仅专注产品质量,没用的;必须出奇招,颠覆的思路,解决用户痛点!!!最近反思,想明白了一些思路,可已没有机会了。
6.我那时有些事情上没有放的很开,其实许多事情,不要顾忌太多,为了结果,就要冲冲冲!!!
总的来说,应用市场,现在切入,虽然晚了点,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

内容概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能量高效分子通信方案(SM-MC),将传输符号分为空间符号和浓度符号。空间符号通过激活单个发射纳米机器人的索引来传输信息,浓度符号则采用传统的浓度移位键控(CSK)调制。相比现有的MIMO分子通信方案,SM-MC避免了链路间干扰,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并提高了性能。论文分析了SM-MC及其特例SSK-MC的符号错误率(SER),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性能优于传统的MIMO-MC和SISO-MC方案。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分子通信领域的挑战、优势及相关研究工作,强调了空间维度作为新的信息自由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通信理论基础,特别是对纳米通信和分子通信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分子通信中空间调制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②掌握SM-MC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包括发射、接收、检测算法及性能分析;③对比不同分子通信方案(如MIMO-MC、SISO-MC、SSK-MC)的性能差异;④探索分子通信在纳米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还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分子通信领域的标准化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混合调制方案、自适应调制技术和纳米机器协作协议等。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