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dler原理机制

1)Handler的作用:

Handler就是解决线程和线程之间的通信的。

2)Handler的使用

 

在子线程使用:

 

3)Handler的源码分析

Handler的消息处理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Message,Handler,Message Queue,Looper和ThreadLocal。首先简要的了解这些对象的概念

Message:Message是在线程之间传递的消息,它可以在内部携带少量的数据,用于线程之间交换数据。Message有四个常用的字段,what字段,arg1字段,arg2字段,obj字段。what,arg1,arg2可以携带整型数据,obj可以携带object对象。

Handler:它主要用于发送和处理消息的发送消息一般使用sendMessage()方法,还有其他的一系列sendXXX的方法,但最终都是调用了sendMessageAtTime方法,除了sendMessageAtFrontOfQueue()这个方法

而发出的消息经过一系列的辗转处理后,最终会传递到Handler的handleMessage方法中。

Message Queue:MessageQueue是消息队列的意思,它主要用于存放所有通过Handler发送的消息,这部分的消息会一直存在于消息队列中,等待被处理。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MessageQueue对象。

Looper:每个线程通过Handler发送的消息都保存在,MessageQueue中,Looper通过调用loop()的方法,就会进入到一个无限循环当中,然后每当发现Message Queue中存在一条消息,就会将它取出,并传递到Handler的handleMessage()方法中。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Looper对象。

ThreadLocal:MessageQueue对象,和Looper对象在每个线程中都只会有一个对象,怎么能保证它只有一个对象,就通过ThreadLocal来保存。Thread Local是一个线程内部的数据存储类,通过它可以在指定线程中存储数据,数据存储以后,只有在指定线程中可以获取到存储到数据,对于其他线程来说则无法获取到数据。

<think>嗯,用户想了解Android中的Handler机制原理、工作原理以及实现细节。我之前收集过相关的引用资料,现在需要把这些信息整理成一个清晰的回答。首先,我应该从Handler机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开始,包括Handler、Looper、MessageQueue这几个核心组件的关系。根据引用1引用3,Handler、LooperMessageQueue是紧密关联的,Looper负责消息循环,而Handler用于发送处理消息,MessageQueue则是存储消息的队列。 接下来需要解释消息传递的流程。用户发送消息时,Handler将消息放入MessageQueue,然后Looper不断从队列中取出消息分发给对应的Handler处理。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到消息的优先级,比如Message的callback、Handler的mCallback以及handleMessage方法,这部分在引用4里有提到,需要说明这三个处理消息的方法的优先级顺序。 然后要深入实现细节,比如Looper如何通过ThreadLocal保证每个线程只有一个实例,以及MessageQueue如何利用epoll机制进行高效的消息等待唤醒。引用5提到在插入消息后会唤醒epoll_wait,这部分需要解释native层的实现机制,说明Linux的epoll如何帮助减少资源消耗。 另外,可能还需要提到主线程的Looper初始化,比如ActivityThread中的main方法里调用Looper.prepareMainLooper()Looper.loop(),确保主线程的消息循环正常运行。这部分虽然引用中没有直接提到,但根据常识,应该包含进去。 最后,根据用户的要求,生成相关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围绕Handler机制的应用场景、与其他机制的对比、优化方法等展开,例如问及主线程为什么不会卡死、Handler内存泄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等。 在整理过程中要确保使用正确的中文表达,行内数学表达式用$...$格式,但在这个问题中可能涉及较少数学内容,主要注意代码块的格式。同时,引用标识需要自然添加在引用的段落末尾,比如引用1到引用5的相关内容需要正确标注。 需要避免错误的信息,例如确保消息处理的优先级顺序正确,Handler构造方法与Looper的关联正确,以及MessageQueue的工作机制符合引用中的描述。同时,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关键点,如ThreadLocal的作用、epoll机制的应用等。 总结一下,回答的结构应该分为四个部分:核心组件、消息传递流程、实现细节、总结,并在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每个部分都需要结合引用中的信息,确保准确性完整性。</think>### Handler机制工作原理及实现细节 --- #### 一、核心组件关系 Handler机制的核心组件包括:**Handler**、**Looper**、**MessageQueue**,三者关系如下: 1. **Handler**:负责发送消息(`sendMessage`/`post`)处理消息(`handleMessage`)[^3]。 2. **Looper**:通过`loop()`方法不断从**MessageQueue**中取出消息,并分发给对应的Handler处理[^1]。 3. **MessageQueue**:基于单链表实现的消息队列,存储待处理的消息[^5]。 ```java // Handler构造方法示例 public Handler(Callback callback) { mLooper = Looper.myLooper(); // 关联当前线程的Looper mQueue = mLooper.mQueue; // 获取Looper对应的MessageQueue } ``` --- #### 二、消息传递流程 1. **消息发送**: - 通过`Handler.post(Runnable)`或`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将消息插入**MessageQueue**。 - 消息按时间戳排序,延时消息插入到合适位置[^5]。 2. **消息循环**: - **Looper**通过`loop()`方法循环调用`MessageQueue.next()`获取消息。 - 若队列为空,`next()`会触发`nativePollOnce()`进入休眠,通过Linux的`epoll`机制释放CPU资源[^5][^2]。 3. **消息处理**: - 消息分发给目标Handler时,按优先级处理: - **最高**:`Message.callback`(即`Runnable`对象)[^4]。 - **次高**:`Handler.mCallback.handleMessage()`。 - **最低**:`Handler.handleMessage()`。 --- #### 三、关键实现细节 1. **ThreadLocal保证线程隔离** - 每个线程的**Looper**通过`ThreadLocal`存储,确保线程独立运行[^3]。 - 主线程的**Looper**由`ActivityThread`在`main()`方法中初始化[^1]。 2. **消息唤醒机制** - 插入新消息时,若队列为空或新消息是队首且需立即处理,触发`nativeWake()`唤醒`nativePollOnce()`。 3. **空闲消息处理** - **MessageQueue**支持注册`IdleHandler`,在队列空闲时执行任务(如GC)。 --- #### 四、总结 Handler机制通过**消息队列****事件循环**实现线程间通信,核心依赖: - **Looper**的持续轮询 - **MessageQueue**的高效管理(基于`epoll`) - **Handler**的消息分发逻辑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zhwadezh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