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s的算法分类介绍

LVS的算法分为两大类:
静态算法:只是根据算法进行调度并不考虑后端REALSERVER的实际连接情况
rr-论调算法,假如有两台服务器A,B,第一个请求给A,第二个给B,第三个给A依次往复
wrr-加权论调,假如有两台服务器A,B,A的性能是B的两倍,则在论调的同时给A上面分配的请求也大致会是B上面的两倍
dh-假如调度器的后面是两台缓存服务器A,B而不是真正的REALSERVER,则会尽可能的把相同请求或者把同一用户的请求转发到同一个缓存服务器上面以提高缓存命中率
sh-假如公司有两台防火墙让员工上网,则会把某个员工往外的访问及向内返回的请求结果定向到同一台防火墙上面,方便防火墙做established的状态检测

动态算法:前端的调度器会根据后端REALSERVER的实际连接情况来分配请求
活动链接:当前有数据包传输
非活动链接:当前连接出于建立状态但是没有数据传输
lc-同时检查后端REALSERVER上面活动状态和非活动状态的连接数使用(活动连接数*256+非活动连接数)数字小的将接收下次访问请求
wlc-加权的lc,使用(活动连接数*256+非活动连接数)/权重,数字小的将接收下次访问请求,是最常用的算法
sed-不考虑非活动状态,使用(活动状态+1)*256,数字小的将接收下次访问请求,+1主要是为了提高权重大的服务器的响应能力
nq-假设有两台服务器A,B,权重比为10:1,按照sed算法,只有当A服务器已经响应了10个请求之时两者的计算数值才相同,为了避免权重小的服务器过于空闲,nq沿用sed算法但是确保让每个服务器都不空闲,只有在不考虑非活动连接的情况下nq才能取代wlc算法
lblc-在dh的基础上面考虑后台服务器的负载能力
lblcr-在lblc的基础上,假设有A,B两台缓存服务器,某个用户第一次访问被重定向到A,第二次访问时A负载很大,B过于空闲这时也会打破原来的规则把客户的第二次访问重定向给B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处理用户关于LVS(Linux Virtual Server)的问题,用户希望了解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首先,我需要回顾LVS的基本概念和常见问题。 根据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LVS主要用于负载均衡,支持多种模式如NAT、DR、TUN和FULLNAT。我需要先整理这些模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因为不同模式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不同。比如NAT模式可能涉及网络地址转换的问题,而DR模式需要处理MAC地址的配置。 接下来,用户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可能包括性能瓶颈、配置错误、会话保持问题或者健康检查失效。例如,引用[3]提到高并发场景下的优化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比如调度算法选择和服务器参数调整。这里需要详细说明如何调整调度算法,比如使用加权轮询或者最小连接数,以及如何优化TCP参数。 另外,引用[4]中提到的访问流程和各模式的工作原理,比如NAT模式修改目标IP,DR模式修改MAC地址。这可能导致网络配置上的挑战,比如DR模式下需要Real Server正确配置VIP和ARP抑制。如果配置不当,可能导致流量无法正确路由,需要检查网络设置和ARP参数。 会话保持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点,特别是在需要保持用户会话的场景中,可能需要持久化连接配置。解决方案可能包括使用LVS的持久连接功能或结合应用层解决方案如Cookie注入。 健康检查方面,LVS自身没有主动健康检查机制,可能需要结合Keepalived或其他工具实现,确保后端服务器的可用性。如果健康检查失败,可能导致请求被转发到宕机的服务器,影响服务可用性。 此外,引用[1]和[2]介绍LVS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需要确保回答覆盖这些基础内容,以帮助用户理解后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在整理时,需要将问题分类,比如配置问题、性能问题、高可用性问题,然后逐一给出解决方案。同时,结合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中的信息,确保引用标识正确,例如在讨论调度算法时引用[3],在讨论不同模式时引用[4]。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需要考虑用户可能进一步想知道的内容,比如如何选择LVS模式、具体配置步骤、与其他负载均衡技术的对比等。需要确保问题具有针对性,能够引导用户深入理解LVS的应用和优化。</think>### LVS(Linux Virtual Server)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 一、LVS负载不均衡问题 **问题描述**:实际流量未按预期分配到后端Real Server,导致部分服务器过载。 **原因分析**: 1. 调度算法选择不当,例如未根据服务器性能设置权重(如`wlc`算法需要配置权重)[^3]。 2. 后端服务器健康状态异常,但未配置有效的健康检查机制[^3]。 **解决方案**: - 调整调度算法:根据场景选择`wrr`(加权轮询)或`lc`(最小连接数),并通过`ipvsadm`设置权重: ```bash ipvsadm -A -t VIP:80 -s wrr ipvsadm -a -t VIP:80 -r RIP1 -g -w 3 # 设置权重为3 ``` - 集成Keepalived实现主动健康检查,自动剔除故障节点[^3]。 --- #### 二、LVS-NAT模式性能瓶颈 **问题描述**:NAT模式下吞吐量低,延迟高。 **原因分析**: 1. 所有流量经过Director Server,导致单点瓶颈[^4]。 2. 未启用TCP复用(如`net.ipv4.vs.conn_reuse_mode=1`)。 **解决方案**: - 改用DR或FULLNAT模式,减少Director处理压力。 - 优化内核参数: ```bash sysctl -w net.ipv4.vs.conn_reuse_mode=1 # 启用连接复用 sysctl -w net.ipv4.vs.expire_nodest_conn=1 # 快速释放无效连接 ``` --- #### 三、LVS-DR模式ARP冲突 **问题描述**:Real Server响应ARP请求导致VIP冲突。 **原因分析**:Real Server未抑制对VIP的ARP通告。 **解决方案**: 1. 在Real Server上配置ARP抑制: ```bash echo 1 >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ignore echo 2 > /proc/sys/net/ipv4/conf/lo/arp_announce ``` 2. 确保VIP绑定在`lo`接口: ```bash ifconfig lo:0 VIP netmask 255.255.255.255 up ``` --- #### 四、会话保持(Session Persistence)失效 **问题描述**:用户请求被分发到不同服务器,导致会话中断。 **解决方案**: - 启用LVS持久连接: ```bash ipvsadm -A -t VIP:80 -s wrr -p 600 # 保持600秒会话 ``` - 应用层配合:如使用Cookie或HTTP头注入标识。 --- #### 五、LVS集群高可用性保障 **问题描述**:Director Server单点故障导致服务不可用。 **解决方案**: - 部署Keepalived实现主备切换: ```nginx vrrp_instance VI_1 { state MASTER interface eth0 virtual_router_id 51 priority 100 virtual_ipaddress { VIP } } ```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