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朋友们的qq上都加了许多象抢车位之类的小应用,感觉挺不错。前两天,我在自己的空间上也添加了个抢车位的小应用。既然加上了,就玩一玩吧,谁知刚点开通之后,提示今天的开通名额已经用完,什么钻之类的用户可以先使用。心里感觉不舒服,腾讯又玩这种把戏。不过也想,谁让人家这么强大呢?明天再试吧,结果连续几天均被告知,名额已完,心情慢慢地从不快转化为一种愤怒。
众所周知,腾讯是靠模仿起家的,也是靠模仿成就了今天强大的腾讯。从开始的ICQ,到后来的MSN,再到后面的Skype,腾讯一直在模仿。今天推出的这种抢车位的应用,也无例外的是在模仿,在中国可以说属于山寨类的。但是我看了看其它网站推出的这种小应用,没有需要等待的。没有一开始就弄一个付费会员的东西来。从以前的QQ游戏大厅进入游戏,到游戏中什么钻之类的vip可以随便赶你走,我想到了QQ又在玩这一套。
其实,支撑腾讯可以指定这些游戏规则的基础,就是在中国有着数亿用户的QQ软件。沟通是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基本需求之一,而qq占据站中国80%以上的即进通讯市场,可以说许多人上网,就是从QQ聊天开始的;腾讯在即时通讯领域这种垄断的地位,决定了它有更多的发言权,甚至是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利。而腾讯今天的成功,除了软件本身更适应中国本士的需求之外,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腾讯过于封闭的产品理念:封闭的QQ软件,封闭的QQ平台,封闭的QQ生态系统;腾讯支持的私有协议,为数不多的Api,上下游集于一身的生态链。也许封闭是腾讯的生命线,当我们看到 microsoft,yahoo,google的产品开始互通,facebook,google,yahoo,aim,microsoft都开始支持openId时,我们或许看到了一个开放平台的明天,当然也看到了个封闭的平台的明天。
我们欢迎一个开放的腾讯,中国的互联网也欢迎一个开放的腾讯,,或许一个开放的平台更有生命力,一个开放的腾讯也更有生命力.
一个开放的腾讯更有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