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机器学习(十一)K-means(无监督学习、聚类算法)

本文介绍了吴恩达机器学习课程中的无监督学习部分,特别是K-means聚类算法。文章涵盖了K-means的算法流程,包括簇分配和移动聚类中心,以及代价函数的解释。还讨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簇数量K,提到了人工选择和肘部法则。此外,文章指出K-means可能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

目录

0. 前言

1. K-means的算法流程

2. 代价函数(优化目标函数)

3. K 的选择


学习完吴恩达老师机器学习课程的无监督学习,简单的做个笔记。文中部分描述属于个人消化后的理解,仅供参考。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小小的帮助,请给个关注喔~我会非常开心的~

0. 前言

  •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样本数据已经标记了所属的类别
  •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样本数据未标记所属的类别

无监督学习通常采用聚类算法(clustering algorithm)对其分门别类,通常成为“簇”(cluster)。常见的聚类算法有 K-means(K-均值),初始作如下定义:

  • K --- 簇的数量
  • x^{(i)} --- 第 i 个样本向量
  • c^{(i)} --- 第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