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听李开复博士的讲座,他提到了中国的学生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选择,因为怕失去,所以不选择。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选择考研,读博了。大多数就是怕直面社会,不敢选择,而是逃避。
但我第一次听说的时候,我心里是有一些不屑。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能够做出选择的人,而且我的人生是那么的“清晰”——大学四年好好学习,然后出国读书,回来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亲人羡慕的眼神等等等等。因为当时我单纯的把“能出国”和“有出息”联系在了一切,而且从来没想过其他的出路,甚至没有为自己申请不上做准备。即使美国不行还有欧洲呢,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有人说这是一种坚定,只有这种决心才能真正的做好一件事。也有无数的历史故事告诉我们“认准目标,勇往直前”的人会取得最后的成功。其实更准确的说是我真的不知道有其他更好的出路,因为周围的牛人都是这样的。由于我的GRE和TOEFL成绩都不是很好(关于这个问题我是应该检讨一下),所以我也把目标定在了相对简单的雅思身上,正当我准备雅思很煎熬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出现在我面前,其实也不算什么机会,就是华为公司来学校招人。考虑了华为的名望和当时是在学不下去英语的现状,我决定去华为面试,就当是给自己放松一下,更何况该能免费吃一顿午餐。结果转变就从那一刻开始了!
作为一个打酱油的,我一点压力都没有,反正我是准备的出国梦,我来招聘说俗了就是来“视察民情”,看看众多找工作的人都是什么状态,也来丰富一下自己的人生。没想到自己居然一路闯关,被华为录取了。(关于面试以后再说)这一下子“选择”就出现在我的面前:去?还是不去?出于自身考虑,本来我出国也是主要凭借奖学金,真要家里自费那么多钱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也不忍心看父母为了供我念书拼命的工作。而这份工作虽说是去海外,但是会有一个很可观的收入,而且将来的晋升机会也是很大的。一边是我奋斗了三年的梦想,一边是比较美好的前途。我究竟还如何选择呢?我一下了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不知道该放弃那一个,总觉的放弃的应该就是最好的。这种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心态特别不好,让我寝食难安。要是去非洲,条件艰苦,再有个危险,多不值得啊!应该趁年轻多读读书,积累了知识才能更好的发展!但是这个机会很可能我再也遇不到了,那些海龟不是也天天去忙着求职嘛!我的女朋友,我的家人会同意吗!这些问题全都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了,我终于发现自己就是芸芸众生中不会选择的一个,还曾经觉得自己能够选择的很好,结果我难住了!
我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大多数人都比较支持我去华为锻炼锻炼。原因我就不说了,就是那些大家都知道,都能分析出来的好处。我也觉得,人生并不是每一步都按照自己设计的来走的,虽然我一心想出国,但是结果并不一定一定完成,或许有更好的选择。就像老俞,要是他当初坚定留学,那里还有今天的新东方啊!我虽然不知道这个选择将来意味着什么,但是这是我第一次选择自己的未来,不是屈从于大多数人,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艰难的做出了第一次选择!虽然我们每天都做出选择,但是这种人生的选择可能并不是每天都能遇到。我现在真的明白了李开复博士的那些话了,选择太难,因为我们太贪心,太脆弱,不愿失去,不愿面对。看来我还需要时间成熟起来,去学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