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栈(stack)与堆(heap)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与C++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
2.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另外,栈数据可以共享,详见第3点。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3. Java中的数据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基本类型(primitive types), 共有8种,即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注意,并没有string的基本类型)。这种类型的定义是通过诸如int a = 3; long b = 255L;的形式来定义的,称为自动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变量存的是字面值,不是类的实例,即不是类的引用,这里并没有类的存在。如int a = 3; 这里的a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引用,指向3这个字面值。这些字面值的数据,由于大小可知,生存期可知(这些字面值固定定义在某个程序块里面,程序块退出后,字段值就消失了),出于追求速度的原因,就存在于栈中。 另外,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假设我们同时定义
int a = 3; int b = 3;
编译器先处理int a = 3;首先它会在栈中创建一个变量为a的引用,然后查找有没有字面值为3的地址,没找到,就开辟一个存放3这个字面值的地址,然后将a指向3的地址。接着处理int b = 3;在创建完b的引用变量后,由于在栈中已经有3这个字面值,便将b直接指向3的地址。这样,就出现了a与b同时均指向3的情况。 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字面值的引用与类对象的引用不同。假定两个类对象的引用同时指向一个对象,如果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修改了这个对象的内部状态,那么另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也即刻反映出这个变化。相反,通过字面值的引用来修改其值,不会导致另一个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着改变的情况。如上例,我们定义完a与 b的值后,再令a=4;那么,b不会等于4,还是等于3。在编译器内部,遇到a=4;时,它就会重新搜索栈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如果没有,重新开辟地址存放4的值;如果已经有了,则直接将a指向这个地址。因此a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到b的值。 另一种是包装类数据,如Integer, String, Double等将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包装起来的类。这些类数据全部存在于堆中,Java用new()语句来显示地告诉编译器,在运行时才根据需要动态创建,因此比较灵活,但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时间。
4. String是一个特殊的包装类数据。即可以用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 ;的形式来创建,也可以用String str = "abc";的形式来创建(作为对比,在JDK 5.0之前,你从未见过Integer i = 3;的表达式,因为类与字面值是不能通用的,除了String。而在JDK 5.0中,这种表达式是可以的!因为编译器在后台进行Integer i = new Integer(3)的转换)。前者是规范的类的创建过程,即在Java中,一切都是对象,而对象是类的实例,全部通过new()的形式来创建。Java 中的有些类,如DateFormat类,可以通过该类的getInstance()方法来返回一个新创建的类,似乎违反了此原则。其实不然。该类运用了单例模式来返回类的实例,只不过这个实例是在该类内部通过new()来创建的,而getInstance()向外部隐藏了此细节。那为什么在String str = "abc";中,并没有通过new()来创建实例,是不是违反了上述原则?其实没有。
5. 关于String str = "abc"的内部工作。Java内部将此语句转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1)先定义一个名为str的对String类的对象引用变量:String str; (2)在栈中查找有没有存放值为"abc"的地址,如果没有,则开辟一个存放字面值为"abc"的地址,接着创建一个新的String类的对象o,并将o 的字符串值指向这个地址,而且在栈中这个地址旁边记下这个引用的对象o。如果已经有了值为"abc"的地址,则查找对象o,并返回o的地址。 (3)将str指向对象o的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String类中字符串值都是直接存值的。但像String str = "abc";这种场合下,其字符串值却是保存了一个指向存在栈中数据的引用!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代码进行验证。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true
注意,我们这里并不用str1.equals(str2);的方式,因为这将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号,根据JDK的说明,只有在两个引用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时才返回真值。而我们在这里要看的是,str1与str2是否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 结果说明,JVM创建了两个引用str1和str2,但只创建了一个对象,而且两个引用都指向了这个对象。
我们再来更进一步,将以上代码改成: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 + str2); //bcd,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这就是说,赋值的变化导致了类对象引用的变化,str1指向了另外一个新对象!而str2仍旧指向原来的对象。上例中,当我们将str1的值改为"bcd"时,JVM发现在栈中没有存放该值的地址,便开辟了这个地址,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其字符串的值指向这个地址。 事实上,String类被设计成为不可改变(immutable)的类。如果你要改变其值,可以,但JVM在运行时根据新值悄悄创建了一个新对象,然后将这个对象的地址返回给原来类的引用。这个创建过程虽说是完全自动进行的,但它毕竟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在对时间要求比较敏感的环境中,会带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再修改原来代码: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abc";
str1 = "bcd";
String str3 = str1; System.out.println(str3); //bcd
String str4 = "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4); //true
str3 这个对象的引用直接指向str1所指向的对象(注意,str3并没有创建新对象)。当str1改完其值后,再创建一个String的引用str4,并指向因str1修改值而创建的新的对象。可以发现,这回str4也没有创建新的对象,从而再次实现栈中数据的共享。
我们再接着看以下的代码。
String str1 = new String("abc" ;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创建了两个引用。创建了两个对象。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 ;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创建了两个引用。创建了两个对象。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
以上两段代码说明,只要是用new()来新建对象的,都会在堆中创建,而且其字符串是单独存值的,即使与栈中的数据相同,也不会与栈中的数据共享。
6. 数据类型包装类的值不可修改。不仅仅是String类的值不可修改,所有的数据类型包装类都不能更改其内部的值。
7. 结论与建议:
(1)我们在使用诸如String str = "abc";的格式定义类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创建了String类的对象str。担心陷阱!对象可能并没有被创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指向 String类的引用被创建了。至于这个引用到底是否指向了一个新的对象,必须根据上下文来考虑,除非你通过new()方法来显要地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因此,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我们创建了一个指向String类的对象的引用变量str,这个对象引用变量指向了某个值为"abc"的String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排除程序中难以发现的bug是很有帮助的。
(2)使用String str = "abc";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因为JVM会自动根据栈中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而对于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 ;的代码,则一概在堆中创建新对象,而不管其字符串值是否相等,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从而加重了程序的负担。这个思想应该是享元模式的思想,但JDK的内部在这里实现是否应用了这个模式,不得而知。
(3)当比较包装类里面的数值是否相等时,用equals()方法;当测试两个包装类的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时,用==。
(4)由于String类的immutable性质,当String变量需要经常变换其值时,应该考虑使用StringBuffer类,以提高程序效率。 作者Blog: http://blog.youkuaiyun.com/zdmilan/
edwardai 发表于
>2006-6-7 17:06:37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 |
2006-6-7
深入理解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是Java语言中对于抽象类定义进行支持的两种机制,正是由于这两种机制的存在,才赋予了Java强大的面向对象能力。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之间在对于抽象类定义的支持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可以相互替换,因此很多开发者在进行抽象类定义时对于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的选择显得比较随意。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对于它们的选择甚至反映出对于问题领域本质的理解、对于设计意图的理解是否正确、合理。本文将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进行一番剖析,试图给开发者提供一个在二者之间进行选择的依据。 理解抽象类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在Java语言中都是用来进行抽象类(本文中的抽象类并非从abstract class翻译而来,它表示的是一个抽象体,而abstract class为Java语言中用于定义抽象类的一种方法,请读者注意区分)定义的,那么什么是抽象类,使用抽象类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中,我们知道所有的对象都是通过类来描绘的,但是反过来却不是这样。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是用来描绘对象的,如果一个类中没有包含足够的信息来描绘一个具体的对象,这样的类就是抽象类。抽象类往往用来表征我们在对问题领域进行分析、设计中得出的抽象概念,是对一系列看上去不同,但是本质上相同的具体概念的抽象。比如:如果我们进行一个图形编辑软件的开发,就会发现问题领域存在着圆、三角形这样一些具体概念,它们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又都属于形状这样一个概念,形状这个概念在问题领域是不存在的,它就是一个抽象概念。正是因为抽象的概念在问题领域没有对应的具体概念,所以用以表征抽象概念的抽象类是不能够实例化的。
在面向对象领域,抽象类主要用来进行类型隐藏。我们可以构造出一个固定的一组行为的抽象描述,但是这组行为却能够有任意个可能的具体实现方式。这个抽象描述就是抽象类,而这一组任意个可能的具体实现则表现为所有可能的派生类。模块可以操作一个抽象体。由于模块依赖于一个固定的抽象体,因此它可以是不允许修改的;同时,通过从这个抽象体派生,也可扩展此模块的行为功能。熟悉OCP的读者一定知道,为了能够实现面向对象设计的一个最核心的原则OCP(Open-Closed Principle),抽象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从语法定义层面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
在语法层面,Java语言对于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方式,下面以定义一个名为Demo的抽象类为例来说明这种不同。
使用abstract class的方式定义Demo抽象类的方式如下:
abstract class Demo { abstract void method1(); abstract void method2(); … }
使用interface的方式定义Demo抽象类的方式如下:
interface Demo { void method1(); void method2(); … }
在abstract class方式中,Demo可以有自己的数据成员,也可以有非abstarct的成员方法,而在interface方式的实现中,Demo只能够有静态的不能被修改的数据成员(也就是必须是static final的,不过在interface中一般不定义数据成员),所有的成员方法都是abstract的。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fac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abstract class。
对于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在语法定义层面更多的细节问题,不是本文的重点,不再赘述,读者可以参阅参考文献〔1〕获得更多的相关内容。
从编程层面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
从编程的角度来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都可以用来实现"design by contract"的思想。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上面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首先,abstract class在Java语言中表示的是一种继承关系,一个类只能使用一次继承关系。但是,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interface。也许,这是Java语言的设计者在考虑Java对于多重继承的支持方面的一种折中考虑吧。
其次,在abstract class的定义中,我们可以赋予方法的默认行为。但是在interface的定义中,方法却不能拥有默认行为,为了绕过这个限制,必须使用委托,但是这会 增加一些复杂性,有时会造成很大的麻烦。
在抽象类中不能定义默认行为还存在另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可能会造成维护上的麻烦。因为如果后来想修改类的界面(一般通过abstract class或者interface来表示)以适应新的情况(比如,添加新的方法或者给已用的方法中添加新的参数)时,就会非常的麻烦,可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对于派生类很多的情况,尤为如此)。但是如果界面是通过abstract class来实现的,那么可能就只需要修改定义在abstract class中的默认行为就可以了。
同样,如果不能在抽象类中定义默认行为,就会导致同样的方法实现出现在该抽象类的每一个派生类中,违反了"one rule,one place"原则,造成代码重复,同样不利于以后的维护。因此,在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间进行选择时要非常的小心。
从设计理念层面看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
上面主要从语法定义和编程的角度论述了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的区别,这些层面的区别是比较低层次的、非本质的。本小节将从另一个层面: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所反映出的设计理念,来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作者认为,从这个层面进行分析才能理解二者概念的本质所在。
前面已经提到过,abstarct class在Java语言中体现了一种继承关系,要想使得继承关系合理,父类和派生类之间必须存在"is a"关系,即父类和派生类在概念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参考文献〔3〕中有关于"is a"关系的大篇幅深入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对于interface 来说则不然,并不要求interface的实现者和interface定义在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仅仅是实现了interface定义的契约而已。为了使论述便于理解,下面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进行说明。
考虑这样一个例子,假设在我们的问题领域中有一个关于Door的抽象概念,该Door具有执行两个动作open和close,此时我们可以通过abstract class或者interface来定义一个表示该抽象概念的类型,定义方式分别如下所示:
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Door:
abstract class Door { abstract void open(); abstract void close(); }
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Door:
interface Door { void open(); void close(); }
其他具体的Door类型可以extends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的Door或者implements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的Door。看起来好像使用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没有大的区别。
如果现在要求Door还要具有报警的功能。我们该如何设计针对该例子的类结构呢(在本例中,主要是为了展示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反映在设计理念上的区别,其他方面无关的问题都做了简化或者忽略)?下面将罗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并从设计理念层面对这些不同的方案进行分析。
解决方案一:
简单的在Door的定义中增加一个alarm方法,如下:
abstract class Door { abstract void open(); abstract void close(); abstract void alarm(); }
或者
interface Door { void open(); void close(); void alarm(); }
那么具有报警功能的AlarmDoor的定义方式如下:
class AlarmDoor extends Door { void ope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或者
class AlarmDoor implements Door { void ope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这种方法违反了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个核心原则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ciple),在Door的定义中把Door概念本身固有的行为方法和另外一个概念"报警器"的行为方法混在了一起。这样引起的一个问题是那些仅仅依赖于Door这个概念的模块会因为"报警器"这个概念的改变(比如:修改alarm方法的参数)而改变,反之依然。
解决方案二:
既然open、close和alarm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ISP原则应该把它们分别定义在代表这两个概念的抽象类中。定义方式有:这两个概念都使用 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两个概念都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一个概念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另一个概念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
显然,由于Java语言不支持多重继承,所以两个概念都使用abstract class方式定义是不可行的。后面两种方式都是可行的,但是对于它们的选择却反映出对于问题领域中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对于设计意图的反映是否正确、合理。我们一一来分析、说明。
如果两个概念都使用interface方式来定义,那么就反映出两个问题:1、我们可能没有理解清楚问题领域,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到底是 Door还是报警器?2、如果我们对于问题领域的理解没有问题,比如:我们通过对于问题领域的分析发现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和Door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在实现时就没有能够正确的揭示我们的设计意图,因为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上(均使用interface方式定义)反映不出上述含义。
如果我们对于问题领域的理解是: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是Door,同时它有具有报警的功能。我们该如何来设计、实现来明确的反映出我们的意思呢?前面已经说过,abstract class在Java语言中表示一种继承关系,而继承关系在本质上是"is a"关系。所以对于Door这个概念,我们应该使用abstarct class方式来定义。另外,AlarmDoor又具有报警功能,说明它又能够完成报警概念中定义的行为,所以报警概念可以通过interface方式定义。如下所示:
abstract class Door { abstract void open(); abstract void close(); } interface Alarm { void alarm(); } class AlarmDoor extends Door implements Alarm { void ope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这种实现方式基本上能够明确的反映出我们对于问题领域的理解,正确的揭示我们的设计意图。其实abstract class表示的是"is a"关系,interface表示的是"like a"关系,大家在选择时可以作为一个依据,当然这是建立在对问题领域的理解上的,比如:如果我们认为AlarmDoor在概念本质上是报警器,同时又具有 Door的功能,那么上述的定义方式就要反过来了。
结论
abstract class和interface是Java语言中的两种定义抽象类的方式,它们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对于它们的选择却又往往反映出对于问题领域中的概念本质的理解、对于设计意图的反映是否正确、合理,因为它们表现了概念间的不同的关系(虽然都能够实现需求的功能)。这其实也是语言的一种的惯用法,希望读者朋友能够细细体会。
参考文献 [1] Thinking in Java, Bruce Eckel [2] Design Patterns Explained: A New Perspective on Object-Oriented Design, Alan Shalloway and James R. Trott [3] Effective C++: 50 Specific Ways to Improve Your Programs and Design, Scott Meyers
from ibm developer 参考资源: 参与论坛讨论: http://www.matrix.org.cn/forum.asp 更多技术文章: http://www.matrix.org.cn/article.asp Matrix java门户: http://www.matrix.org.cn 原文地址: http://www.matrix.org.cn /article/426.html
edwardai 发表于
>2006-6-7 15:19:40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 |
2006-5-18
Oracle 的入门心得 [转]
oracle的体系太庞大了,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免会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什么都想学,结果什么都学不好,所以把学习经验共享一下,希望让刚刚入门的人对oracle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少走一些弯路。 一、定位 oracle分两大块,一块是开发,一块是管理。开发主要是写写存储过程、触发器什么的,还有就是用Oracle的Develop工具做form。有点类似于程序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个人觉得会比较辛苦,是青春饭J;管理则需要对oracle数据库的原理有深刻的认识,有全局操纵的能力和紧密的思维,责任较大,因为一个小的失误就会down掉整个数据库,相对前者来说,后者更看重经验。 因为数据库管理的责任重大,很少公司愿意请一个刚刚接触oracle的人去管理数据库。对于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可以先选择做开发,有一定经验后转型,去做数据库的管理。当然,这个还是要看人个的实际情况来定。 二、学习方法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看书、思考、写笔记、做实验、再思考、再写笔记 看完理论的东西,自己静下心来想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把所学和所想的知识点做个笔记;在想不通或有疑问的时候,就做做实验,想想怎么会这样,同样的,把实验的结果记下来。思考和做实验是为了深入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做笔记的过程,也是理清自己思路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是使一个问题由模糊到清晰,再由清晰到模糊的过程。而每次的改变都代表着你又学到了一个新的知识点。 学习的过程也是从点到线,从线到网,从网到面的过程。当点变成线的时候,你会有总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网到面的时候,你就是高手了 很多网友,特别是初学的人,一碰到问题就拿到论坛上来问,在问前,你有没有查过书,自己有没有研究过,有没有搜索一下论坛?这就叫思维惰性。由别人来回答你的问题,会让你在短时间内不费劲地弄懂这个知识点,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研究它,不但会更深入的了解这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会提高你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没有钻研的学习态度,不管学什么东西,都不会成功的。 当然,初学的人很多时候是因为遇到问题时,无从下手,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资料,才会到论坛上提问题的。但我认为,在提问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问别人是如何分析这个问题?从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而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面我讲下我处理问题的过程
首先要知道oracle的官方网站:www.oracle.com 这里有oracle的各种版本的数据库、应用工具和权威的官方文档。其次,还要知道 http://metalink.oracle.com/这里是买了oracle服务或是oracle的合作伙伴才可以进去的,里面有很多权威的解决方案和补丁。然后就是一些著名网站:asktom.oracle.com www.orafaq.net, www.dbazine.com。这里有很多经验之谈。
遇到问题了。如果是概念上的问题,第一时间可以找tahiti.oracle.com,这里会给你最详细的解释。如果在运行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错误。可以去metalink看看。如果是想知道事务的处理的经验之谈。可以去asktom。当然。这里只是相对而言。
三、oracle的体系 oracle的体系很庞大,要学习它,首先要了解oracle的框架。在这里,简要的讲一下oracle的架构,让初学者对oracle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物理结构(由控制文件、数据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参数文件、归档文件、密码文件组成) 控制文件:包含维护和验证数据库完整性的必要信息、例如,控制文件用于识别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一个控制文件 数据文件:存储数据的文件 重做日志文件:含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记录,这样万一出现故障可以启用数据恢复。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重做日志文件 参数文件:定义Oracle 例程的特性,例如它包含调整SGA 中一些内存结构大小的参数 归档文件:是重做日志文件的脱机副本,这些副本可能对于从介质失败中进行恢复很必要。 密码文件:认证哪些用户有权限启动和关闭Oracle例程 2、逻辑结构(表空间、段、区、块) 表空间:是数据库中的基本逻辑结构,一系列数据文件的集合。 段:是对象在数据库中占用的空间 区:是为数据一次性预留的一个较大的存储空间 块:ORACLE最基本的存储单位,在建立数据库的时候指定 3、内存分配(SGA和PGA) SGA:是用于存储数据库信息的内存区,该信息为数据库进程所共享。它包含Oracle 服务器的数据和控制信息, 它是在Oracle 服务器所驻留的计算机的实际内存中得以分配,如果实际内存不够再往虚拟内存中写。 PGA:包含单个服务器进程或单个后台进程的数据和控制信息,与几个进程共享的SGA 正相反PGA 是只被一个进程使用的区域,PGA 在创建进程时分配在终止进程时回收 4、后台进程(数据写进程、日志写进程、系统监控、进程监控、检查点进程、归档进程、服务进程、用户进程) 数据写进程:负责将更改的数据从数据库缓冲区高速缓存写入数据文件 日志写进程:将重做日志缓冲区中的更改写入在线重做日志文件 系统监控:检查数据库的一致性如有必要还会在数据库打开时启动数据库的恢复 进程监控:负责在一个Oracle 进程失败时清理资源 检查点进程:负责在每当缓冲区高速缓存中的更改永久地记录在数据库中时,更新控制文件和数据文件中的数据库状态信息。 归档进程:在每次日志切换时把已满的日志组进行备份或归档 服务进程:用户进程服务。 用户进程:在客户端,负责将用户的SQL 语句传递给服务进程,并从服务器段拿回查询数据。 5、oracle例程:Oracle 例程由SGA 内存结构和用于管理数据库的后台进程组成。例程一次只能打开和使用一个数据库。 6、SCN(System Change Number):系统改变号,一个由系统内部维护的序列号。当系统需要更新的时候自动增加,他是系统中维持数据的一致性和顺序恢复的重要标志。
四、深入学习 管理:可以考OCP证书,对oracle先有一个系统的学习,然后看Oracle Concepts、oracle online document,对oracle的原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可以开始进行一些专题的研究如:RMAN、RAS、STATSPACT、 DATAGUARD、TUNING、BACKUP&RECOVER等等。 开发:对于想做Oracle开发的,在了解完Oracle基本的体系结构之后,可以重点关注PL/SQL及Oracle的开发工具这一部分。 PL/SQL主要是包括怎么写SQL语句,怎么使用Oracle本身的函数,怎么写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等。 Oracle的开发工具主要就是Oracle自己的Developer Suite(Oracle Forms Developer and Reports Developer这些),学会如何熟练使用这些工具。
介绍几本oracle入门的好书
oracle官方文档:《concept》上面讲了oracle的体系和概念,很适合初学者看。
OCP的教学用书,也就是STUDY GUIDE(SG)。 Oracle8i 备份恢复手册 Oracle8高级管理与优化 Oracle8i PLSQL程序设计 Oracle8数据库管理员手册 以上书本都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介绍几个网站
http://tahiti.oracle.com oracle的官方文档 现在 http://www.oracle.com.cn/onlinedoc/index.htm也有官方文档,速度奇快
http://metalink.oracle.com/ oracle的技术支持网站。需要购买Oracle服务才能有一个帐号,才能登陆,有大量的Knowledge Base,大量问题解决经验。
http://www.oracle.com oracle的官方网站,可以在这里down oracle的软件、官方文档和获得最新的消息
http://www.dbazine.com/ Oracle的杂志
http://asktom.oracle.com
http://www.orafaq.net/
http://www.ixora.com.au/
http://www.oracle-base.com
http://www.dba-oracle.com/oracle_links.htm
edwardai 发表于
>2006-5-18 10:16:20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 |
2006-5-15
利用Java存储过程简化数据库操作
作者:Kuassi Mensah
利用Java存储过程沟通SQL、XML、Java、J2EE和Web服务。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允许将运行于数据库层中的持久性逻辑与运行于中间层中的商务逻辑有效地分离开来。这种分离可以降低整个应用程序的复杂性,并提供其重用性、安全性、性能和可伸缩性。
但是,妨碍存储过程广泛采用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不同数据库厂商使用各种专有的、且依赖于数据库的实现语言。使用基于Java的存储过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Oracle已经实现了ANSI标准,这些标准规定了从SQL中将静态Java方法作为过程或函数进行调用的能力。这种实现被简单地称作"Java存储过程"。
在本文中,你将了解基于Java的存储过程如何帮助简化商务逻辑、提高其性能,并扩展数据库的功能。本文将介绍Oracle如何在数据库内启用基于Java的存储过程。还会介绍Java存储过程如何访问数据,以及如何创建基本Java存储过程。
选择PL/SQL还是Java
在考虑Oracle存储过程时,你可能会想到PL/SQL。不过,从Oracle8i开始,Oracle已经在数据库中支持Java,从而为存储过程提供了不同于PL/SQL的开放式和可移植的方法。我可以听到"$64 000问题":"我如何在PL/SQL和Java之间做出选择?我是否应当忘记已经学习的所有PL/SQL相关知识,而变为一个Java天地的新手?"
两种语言都适用于数据库编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在决定选择哪一种语言时,可以参考下面根据经验得出的通用规则:
对于要求与SQL进行无缝集成的数据库中心来说则逻辑使用PL/SQL,从而完成对数据库对象、类型和特性的访问。
出于与数据库的无关性考虑时,可以选择Java作为开放式的语言来取代PL/SQL,同时也为了集成和沟通SQL、XML、J2EE和Web服务等各个领域。 OralceJVM使得Java可以运行在数据库中
从Oracle8i版本1(Oralce8.1.5)开始,Oracle便提供紧密集成的Java虚拟机(JVM),JVM支持Oralce的数据库会话期结构。任何数据库对话期都可以在第一Java代码调用时启动一个虚拟上专用的JVM,后续的用户可以使用这一已经存在的支持Java的会话期。事实上,所有会话共享同一JVM代码并保持"仅静态"的私有状态,而垃圾则收集在单个对话期空间内,从而为各个Java对话期提供了和SQL操作相同的对话期隔离和数据完整性能力。这里,不需要为了数据完整性而进行单独的Java支持的过程。这一基于对话期的结构提供了较小的内存占用率,并使OracleJVM具有与Oracle数据库一样的线性SMP可伸缩性。
创建Java存储过程
要将Java方法转换为Java存储过程需要几个步骤,包括:用loadjava实用程序将Java类加载到数据库中,利用调用规范(Call Spec)发布Java方法,将Java方法、参数类型和返回类型映射到其SQL的对应部分。下面部分说明如何完成这些步骤。
我将使用一个简单的Hello类,它有一个方法Hello.world(),返回字符串"Hello world":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String world () { return "Hello world"; } } Loadjava 实用程序
Loadjava是加载Java源文件、Java类文件和Java资源文件的实用程序,它可以用来验证字节码,并将Java类和JAR文件布置到数据库中。它既可以通过命令行调用,也可以通过包含于DBMS_JAVA类中的loadjava()方法调用。为了加载我们的Hello.class示例,输入:
loadjava -user scott/tiger Hello.class
从Oracle9i版本2开始,loadjava允许通过为包含在被处理的类中的方法创建相应的Call Specs来自动将Java类发布为存储过程。Oracle为开发、测试、调试和布置Java存储过程提供了Oracle9i JDeveloper。
The Resolver Spec
基于JDK的JVM在列于CLASSPATH中的目录中查找类引用,并对其进行解析。因为Oracle数据库类存在于数据库模式中,所以OracleJVM利用数据库解析器(resolver)通过列于Resolver Spec中的模式查找并解析类引用。与CLASSPATH不同(CLASSPATH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类),Resover Spec根据每类的情况进行应用。缺省解析器首先在加载类的模式中搜寻类,然后在公共同义词(public synonyms)中搜索。
loadjava -resolve <myclass> 你可能需要指定不同的解析器,也可以在使用loadjava时强制进行解析,从而在布置时确定可能在以后运行时发生的任何问题。
loadjava -resolve -resolver "((* SCOTT) (foo/bar/* OTHERS) (* PUBLIC))" Call Spec和存储过程调用
为了从SQL中调用Java方法(以及从PL/SQl和JDBC中调用),必须首先通过Call Spec发布公共静态方法,它为SQL定义方法采用的参数以及返回的SQL类型。
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将利用SQL*Plus连接到数据库,并为Hello.world()定义一个顶级Call Spec:
SQL> connect scott/tiger SQL>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helloworld return VARCHAR2 as language java name 'Hello.world () return java.lang.String'; / Function created. 可以像下面这样调用Java存储过程:
SQL> variable myString varchar2[20]; SQL> call helloworld() into :myString; Call completed. SQL> print myString; MYSTRING --------------------- Hello world Java存储过程可以通过其Call Spec从以下各项中进行调用:SQL DML语句(INSERT, UPDATE、DELETE、SELECT、CALL、EXPLAIN PLAN、LOCK TABLE和MERGE)、PL/SQL块、子程序、程序包以及数据库触发器。Call Spec的美妙之处在于存储过程实现可以从PL/SQL转换为Java,反之亦可,这一点对于请求者是透明的。
Call Spec从实现语言中(PL/SQL或Java)中抽象出调用界面,因而使之能够在原有应用程序和新的基于Java/J2EE的应用程序之间共享商务逻辑。但是,在从Java客户程序调用在数据库驻留的Java类时,你可能不希望通过PL/SQL包装器(wrapper)。在以后的版本中,Oracle计划提供一种机制,它可以使开发人员略过Call Spec。
高级数据访问控制
Java存储过程可用于控制和限制对Oracle数据的访问,其方法是只允许用户通过存储过程管理数据,而存储过程在其调用者的权限内执行,而不能对表本身进行访问。例如,你可以在特定时间内禁止更新数据,或者使管理者只具有查询工资数据的权利,而不能进行更新,或者记录所有的访问并通知某一安全机构。
原有应用程序与J2EE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逻辑共享
因为原有应用程序与J2EE应用程序都通过Call Spec调用存储过程,所以J2EE和非J2EE应用程序可以共享相同的数据逻辑。由于有了Call Spec,所以不用考虑所用的是何种实现语言(无论是PL/SQL还是Java),该数据逻辑都可以共享。
为BMP实体Bean自动生成主关键字
在对EJB实体bean应用BMP时,一个bean实例可以由自动生成的与新插入的数据相关联的主关键字惟一确定,它是ejbCreate()的返回值。可以利用一个插入相应数据的存储过程在一个数据库操作中检索ejbCeater()中的该值,并检索或计算主关键字。作为另一种方法,也可以利用JDBC3.0的RETURN_GENERATED_KEYS特性,以一个SQL语句插入该数据并检索相应的关键字(或ROWID)。但是,存储过程方法在各个JDBC驱动器版本和数据库之间更具可移植性。
可以用以下三个步骤实现这一模式: > 创建一个Java存储过程,在公共GenPk类中定义一个公共静态Java方法insertAccount()。此方法将插入数据、计算惟一的关键字(通过发出一个序列号),并返回计算出的关键字作为主关键字。
定义Call Spec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insertAccount(owner IN varchar, bal IN number, newid OUT number) AS LANGUAGE JAVA NAME 'GenPK.insertAccount( java.lang.String [])'; /
在ejbCreate()内调用存储过程
Public AccountPK ejbCreate(String ownerName, int balance) throws CreateException { try { CallableStatement call = conn.prepareCall{ "{call insertAccount(?, ?, ?)}"}; return new AccountPK(accountID); } } 为CMP实体Bean定制主关键字查找器
查找器方法(Finder methods)用于检索已存在的EJB实体bean实例。主关键字查找器使你能够检索惟一标识的EJB实例。对于CMP实体bean,EJB容器根据声明描述,自动生成主关键字查找器findByPrimaryKey()方法。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更多的控制,例如可能需要专门的查找器,如findByStoredProcKey()。在这些情况下,你可以结合使用Java存储过程和对象关系框架(如Oracle9i应用服务器[Oracle9iAS] TopLink)来实现定制的主关键字查找器方法。在将EJB查找器定义为REDIRECT或NAMED查找器后,TopLink将生成一个SQL查询用于检索bean实例。
数据驱动的EJB调用
在数据驱动体系结构中,商务逻辑调用可以作为数据库操作(如插入、更新或删除)的结果来触发。实现该数据逻辑的Java存储过程可以被声明为数据库触发器,用以调用运行于中间层J2EE应用服务器的EJB。EJB的调用既可以采用J2EE1.3兼容的服务器通过Interoperable Inter-ORB Protocol(IIOP)标准远程方法调用(remote method invocation,RMI)实现,也可以通过销售商特定的传输协议(如Oracle9iAS/Oc4J的ORMI,或者通过BEA WebLogic的T3)用RMI来实现。每个应用服务器提供商在提供基于IIOP的RMI,以提供互操作性的同时,都有其自己优化的协议。Oracle9iAS同时支持基于IIOP的RMI调用和基于ORMI协议的RMI调用。
数据驱动的消息传送
Oracle9i数据库嵌入了Advanced Queuing(AQ,高级排队),它是一种集成的、稳定、可靠、安全、可扩展和事务处理式的消息排队框架。Oracle通过标准的Java消息传送系统(Java Messaging System,JMS)API为Java开发人员提供AQ功能。Java存储过程可以通过JMS接口调用AQ操作,从而能够实现快速、在会话期内、可扩展的、数据驱动的消息传送。
Java存储过程可以利用JMS调用AQ操作。可以用以下4个步骤实现这一模式:
创建并启动JMS Queue(为此,可以将以下一些操作嵌入SQL脚本内):
execute dbms_aqadm.create_queue_table(queue_table => 'queue1', queue_payload_type => 'SYS.AQ$_JMS_TEXT_MESSAGE', comment => 'a test queue', multiple_consumers => false, compatible => '8.1.0'); execute dbms_aqadm.create_queue( queue_name => 'queue1', queue_table => 'queue1' ; execute dbms_aqadm.start_queue(queue_name => 'queue1');
创建Java存储过程(代码摘录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runTest(String msgBody) { try { // get database connection ora_drv = new OracleDriver(); db_conn = ora_drv.defaultConnection(); // setup sender (cf online code sample) .. // create message s_msg = s_session.createTextMessage(msgBody); // send message sender.send(s_msg); s_session.commit(); // receive message r_msg = (TextMessage) receiver.receive(); r_session.commit(); // output message text String body = r_msg.getText(); System.out.println("message was '"+body+"'" ; ..} }
创建Call Spec: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jmsproc (t1 IN VARCHAR) as language java name 'jmsSample.main (java.lang.String[])'; /
调用存储过程:
call jmsproc('hello'); 数据库辅助的Web发布(缓冲失效)
各应用程序结构必须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果可靠地将数据库信息进行缓存,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JCACHE是一种即将公布的标准规范(JSR 107),它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说明了一种对Java对象临时在内存中进行缓存的方法,包括对象的创建、共享访问、假脱机(spooling)、失效、各JVM的一致性等。它可被用于缓存JSP内最经常读取的数据,如产品目录和价格列表。利用JCACHE,多数查询的反应时间会因为有缓存的数据而加快(内部测试表明反应时间大约快15倍)。
为了跟踪原始数据的所有变化,并刷新已缓存的数据,Java存储过程会作为一个触发器被附加在一个表上。这个表的任何变化都会自动调用该存储过程,后者再调出一个已定义的JSP使JCACHE对象失效,该对象将其状态映射到该数据库表。在失效时,紧跟其后的查询将强制缓存器根据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更新。 下面的步骤 阅读关于Java存储过程的更多信息 本文摘自白皮书"释放Java存储过程的能量(Unleash the Power of Java Stored Procedures)",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该白皮书: otn.oracle.com/tech/java/java_db/pdf/ OW_30820_JAVA_STORED_PROC_paper.PDF
Oracle9i数据库第2版中的新PL/SQL特性 otn.oracle.com/tech/pl_sql/pdf/ Paper_30720_Doc.pdf
Resolver Spec otn.oracle.com/docs/products/oracle9i/ doc_library/release2/java.920/a96659.pdf
OracleJVM and Java 2 Security otn.oracle.com/docs/products/oracle9i/ doc_library/release2/java.920/a96656.pdf
下载代码 练习本文中的代码示例: otn.oracle.com/sample_code/tech/ java/jsp/Oracle9iJSPSamples.html
了解作为Web服务的存储过程 otn.oracle.com/tech/webservices
扩展数据库的功能
在数据库中直接运行Java代码的一个妙处就在于要实现新的功能,只需要简单地加载代码或库,并利用Call Spec制作可用于SQL、PL/SQL、Java、J2EE和非Java API的进入点(公共静态方法)。Oracle9i数据库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扩展数据库 功能。Oracle自己利用这种能力来获得新的应用程序和工具包,如XML Developer Kits(XDKs)。
沟通SQL、PL/SQL、Java、J2EE、.NET和XML
Oracle XDK是用Java编写的,并将其公共方法可用作Java存储过程,从而扩展了数据库的XML可编程能力。SQL、PL/SQL、Java、J2EE和非Java(.NET)商务逻辑都能够访问XML分析器、XSLT处理器、XPath引擎和XML SQL Utility(XSU)。
XML分析器可以通过xmlparser和xmldom包进行访问。XSU是一种Java实用程序,它可以由SQL查询结果或JDBC ResultSet生成XML文档,并将XML文档中的数据写入数据库表或视图中。利用XSU,XML输出可以输出为文本、Dom树或DTS。通过dbms_xmlquery和dbms_xmlsave包,XSU即可用于PL/SQL。
结论
Oracle数据库与Java VM的集成可以创建可移植、功能强大和与数据库无关的数据逻辑和持续性逻辑(persistence logic)。运行于中间层的商务逻辑和运行于数据库层的数据逻辑之间的分离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edwardai 发表于
>2006-5-15 13:38:28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 |
2006-5-15
如何利用java过程执行操作系统命令
不指定以前有没有人贴过。最近用到挺好用的。
以下方法在WINNT,LINUX下的oracle9i上测试通过
首先给使用java存储过程的用户授予一定的权限 <>表示所有文件,也可以单独指定文件。 r w e d表示四种操作
Code: [Copy to clipboard] begin
Dbms_Java.Grant_Permission('HR', 'java.io.FilePermission', '<<ALL FILE>>', 'read ,write, execute, delete');
Dbms_Java.Grant_Permission('HR', 'java.io.FilePermission', 'd:/aa.bat', 'read ,write, execute, delete');
dbms_java.grant_permission ('HR', 'java.lang.RuntimePermission', '*', 'writeFileDescriptor' ; end; /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ee
http://java.sun.com/j2se/1.3/doc ... timePermission.html
http://java.sun.com/j2se/1.3/doc ... rityPermission.html
http://java.sun.com/j2se/1.3/doc s/api/java/io/FilePermission.html
and
http://download-east.oracle.com/ ... 53/perf.htm#1001971 From the “Java Developer’s Guide”, Part No. A81353-01, Chapter 5:
Table 5–1 Permission Types n java.util.PropertyPermission n java.io.SerializablePermission n java.io.FilePermission n java.net.NetPermission n java.net.SocketPermission n java.lang.RuntimePermission n java.lang.reflect.ReflectPermission n java.security.SecurityPermission n oracle.aurora.rdbms.security.PolicyTablePermission n oracle.aurora.security.JServerPermission
相关的java类如下
Code: [Copy to clipboard] SQL> connect hr/hr@ts 已连接。
create or replace and compile java source named "Util" as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lang.*; public class Util extends Object { public static int RunThis(String args) { Runtime rt = Runtime.getRuntime(); int rc = -1; try { Process p = rt.exec(args); int bufSize = 4096; BufferedInputStream bis = new BufferedInputStream(p.getInputStream(), bufSize); int len; byte buffer[] = new byte[bufSize]; // Echo back what the program spit out while ((len = bis.read(buffer, 0, bufSize)) != -1) System.out.write(buffer, 0, len); rc = p.waitFor();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c = -1; } finally { return rc; } } } /
Java created.
建立函数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RUN_CMD(p_cmd in varchar2) return number as language java name 'Util.RunThis(java.lang.String) return integer'; /
Function created.
建立一过程调用函数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RC(p_cmd in varchar2) as x number; begin x := run_cmd(p_cmd); end; /
Procedure created.
SQL> variable x number; SQL> set serveroutput on SQL> exec dbms_java.set_output(100000);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可以执行相应的命令和bat文件
Code: [Copy to clipboard] SQL> exec :x := RUN_CMD('ipconfig');
Windows 2000 IP Configuration
Ethernet adapter 本地连接 :
Connection-specific DNS Suffix . : IP Address. . . . . . . . . . . . : 172.18.25.102 Subnet Mask . . . . . . . . . . . : 255.255.255.0 Default Gateway . . . . . . . . . : 172.18.25.1
PL/SQL 过程已成功完成。
也可以执行服务器上的bat文件 SQL> exec :x := RUN_CMD('c:/aa.bat'); c:/oracle/ora92/DATABASE>cmd /c c:/oracle/ora92/DATABASE>dir Volume in drive C is 本地磁盘 Volume Serial Number is 5CE1-2622 Directory of c:/oracle/ora92/DATABASE 2004-05-15 15:47 <DIR> . 2004-05-15 15:47 <DIR> .. 2002-12-24 20:13 <DIR> archive 1998-09-09 18:31 31,744 oradba.exe 2004-05-08 11:48 568 OraDim.Log 2004-03-17 11:53 1,536 PWDweblish.ora 2004-05-15 15:47 1,871,872 SNCFWEBLISH.ORA 2003-12-29 13:24 2,560 SPFILEWEBLISH.ORA 2004-05-08 11:48 12,852 sqlnet.log 6 File(s) 1,921,132 bytes 3 Dir(s) 7,141,621,760 bytes free
----------------- c:/aa.bat如下:
cmd /c dir
edwardai 发表于
>2006-5-15 12:55:53
[全文]
[评论]
[引用]
[推荐]
[档案]
[推给好友]
[收藏到网摘]
| |
2006-5-15
java连接oracle数据库的各种方法及java在数据库中的含义 [转]
java与oracle的接口:
在数据库中运行JAVA可以说是ORACLE8i的最令人激动的新特性。在你创建的使用ORACLE8i 数据库的应用程序中,你可以使用与JAVA有关的新特征,轻松的将程序发布到INTERNET或INTRANET上。
Methods for Using Java in ORACLE==================================
大家都知道JAVA在跨平台开发与INTERNET开发中已经比较流行,ORACLE8i及以后的版本中都包含了对在数据库中运行JAVA的扩展支持,这里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
JDBC:与ODBC类似, JDBC 提供了一个驱动接口使你可以在JAVA程序中访问数据库。注:JDBC驱动内嵌在数据库中虚拟机中。
SQLJ:是一个JAVA预编译器,它可以将内嵌的SQL语句转化为JAVA语句.SQLJ的使用与运行机理与其它ORACLE的与编译器(如Pro*C,Pro*COBOL)类似。实际上,为了使我们形象的记住SQLJ提供的功能,我们也可以直接将SQLJ改名为Pro*Java。
将JAVA集成到数据库中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你可以在JAVA中调用SQL与PL/SQL,也可以在SQL与PL/SQL中调用JAVA。JAVA程序可以直接通过JDBC驱动调用SQL与PL/SQL,反过来,你也可以在SQL与PL/SQL中直接调用JAVA。在数据库中,JAVA命名空间直接映射到数据库模式的命名空间中,这样可以方便JAVA的存取与调用。数据库同时提供扩展的DDL语句,通过这些语句,你可以象创建一个存储过程一样在数据中创建内嵌的JAVA程序。
Features of ORACLE JDBC Drivers ================================= 在ORACLE8i中有三种类型的JDBC驱动,他们都使用相同的 syntax, APIs, and Oracle extensions,以使JAVA代码在robust clients、Web-based Java applets, and Java stored procedures之间保持轻便灵活:三种类型如下: 1.JDBC OCI: 此驱动类似于传统的ODBC 驱动。因为它需要Oracle Call Interface and Net8,所以它需要在运行使用此驱动的JAVA程序的机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2.JDBC Thin: 这种驱动一般用在运行在WEB浏览器中的JAVA程序。它不是通过OCI or Net8,而是通过Java sockets进行通信 ,因此不需要在使用JDBC Thin的客户端机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 3.JDBC KPRB: 这种驱动由直接存储在数据库中的JAVA程序使用,如Java Stored Procedures 、triggers、Database JSP's。It uses the default/ current database session and thus requires no additional database username, password or URL.
如何配置使JAVA可以通过Oracle JDBC Drivers连接到数据库:1.安装Sun JDK. 2. 修改PATH环境变量,使其指向JDK的bin目录 3. 设置CLASSPATH环境变量,使其指向正确的JDK的lib及oracle的JDBC接口。 CLASSPATH = ".;????" 3. 运行"java –version" ,验证java的版本。
如何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根据接口类型设置客户端: 对JDBC THIN接口: 在windows与unix下的设置方法一样: 1.根据jdk的版本,只需要将classesxx.zip拷贝到指定的目录,不需要安装Oracle Client。在装完数据库后,该文件会在ORACLE_HOME/jdbc/lib目录下。2.设置CLASSPATH,使其包含上面的classesxx.zip 3.根据需要,拷贝oracle的其它zip文件并设置CLASSPATH
对JDBC OCI接口: Fow Windows: 1.安装Oracle Client. 2.根据jdk的版本,设置CLASSPATH,使其包含正确的classesxx.zip 3.根据需要设置CLASSPATH,使其指向Oracle的其它zip文件 4.设置PATH,使其包含ORACLE_HOME/bin目录
For unix: 1.安装Oracle Client. 2.根据jdk的版本,设置CLASSPATH,使其包含正确的classesxx.zip 3.根据需要设置CLASSPATH,使其指向Oracle的其它zip文件 4.设置LD_LIBRARY_PATH,使其包含ORACLE_HOME/lib目录
备注: classesxx.zip一般在ORACLE_HOME/jdbc/lib目录下。
在ORACLE_HOME/jdbc/lib目录下的与Oracle JDBC Drives驱动有关的文件的解释: - classes12.zip Classes for use with JDK 1.2.x. It contains the JDBC driver classes except classes necessary for NLS support in Object and Collection types.
- nls_charset12.zip NLS classes for use with JDK 1.2.x. It contains classes necessary for NLS support in Object and Collection types.
- classes12_g.zip Same as classes12.zip, except that classes were compiled with "javac -g".
JDBC连接数据库的语法: JDBC THIN:
Code: [Copy to clipboard] Connection con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jdbc:oracle:thin:@dlsun511:1521:ora1","scott","tiger"; | | | machine(ip@) : port# : sid
JDBC OCI:
Code: [Copy to clipboard] Connection conn=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jdbc:oracle:oci8[9]:@RAC","scott","tiger"; | Net Service
JDBC THIN与JDBC THIN对比: 相同之处: The JDBC Thin, JDBC OCI, and JDBC Server drivers all provide the same functionality. They all support the following standards and features: * JDBC 2.0 * Partial JDBC 3.0 (in JDBC driver version 9.2) * the same syntax and APIs * the same Oracle extensions
至于不同之处是一个表格,不好上传,大家自己总结吧!! 主要是JDBC OCI 接口比JDBC THIN接口效率高!
How does one connect with the JDBC Thin Driver? The the JDBC thin driver provides the only way to access Oracle from the Web (applets). It is smaller and slower than the OCI drivers. import java.sql.*;
Code: [Copy to clipboard] class dbAcce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SQLException { DriverManager.registerDriver ( new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jdbc:oracle:thin:@dbhost:1521:ORA1", "scott", "tiger"; // @machineort:SID, userid, password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et = stmt.executeQuery ( "select BANNER from SYS.V_VERSION" ; while (rset.next()) System.out.println (rset.getString(1)); // Print col 1 stmt.close(); } }
How does one connect with the JDBC OCI Driver? One must have Net8 (SQL*Net) installed and working before attempting to use one of the OCI drivers.
Code: [Copy to clipboard] import java.sql.*; class dbAcce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SQLException { try { Class.forName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 ("jdbc:oracle:oci8:@ORA1", "scott", "tiger"; // or oci9 @Service, userid, password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et = stmt.executeQuery ( "select BANNER from SYS.V_VERSION" ; while (rset.next()) System.out.println (rset.getString(1)); // Print col 1 stmt.close(); } }
How does one connect with the JDBC KPRB Driver? One can obtain a handle to the default or current connection (KPRB driver) by calling the OracleDriver.defaultConenction() method. Please note that you do not need to specify a database URL, username or password as you are already connected to a database session. Remember not to close the default connection. Closing the default connection might throw an exception in future releases of Oracle. import java.sql.*;
Code: [Copy to clipboard] class dbAcce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throws SQLException { Connection conn = (new oracle.jdbc.driver.OracleDriver()).defaultConnection();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et = stmt.executeQuery ( "select BANNER from SYS.V_VERSION" ; while (rset.next()) System.out.println (rset.getString(1)); // Print col 1 stmt.close(); } }
与JAVA有关的初始化参数:====================================== Executing initjvm.sql also highlights some new initsid.ora parameters that are used to support Java in your Oracle8i database. These parameters, their descriptions, and the settings required for running initjvm.sql, are all shown in the following list: ? SHARED_POOL_SIZE? Defines the size of your shared pool in bytes. This should be set to at least 50MB to run initjvm.sql. ? JAVA_POOL_SIZE? Defines the size of the Java pool, a new area of the SGA in Oracle8i used to store shared Java objects. This should be set to 50MB when running initjvm.sql, but can be as low as 20MB for normal use of Java stored procedures. ? JAVA_SOFT_SESSIONSPACE_LIMIT? Identifies a soft limit on memory used by Java in a session. The default is 1MB. If this limit is exceeded, a warning is written to the ALERT log. ? JAVA_MAX_SESSIONSPACE_SIZE? Identifies the maximum amount of memory that can be used by a Java procedure; the default is 4GB. When the limit set by this parameter is exceeded, the executing Java procedure is killed by Oracle8i automatically. 如果将JAVA程序存放在数据库中,并运行存储在数据库中的JAVA程序,则数据库中会启用JAVA的虚拟机,为了保证JAVA虚拟机有效的运行,你需要设置上面介绍的参数。
如何将一个JAVA程序装载到数据库并且发布出去?===================================
就像前面说得,java程序或类可以被存储到数据库中,作为PL/SQL的替换或补充。Java可以被用来作为数据库的触发器、存储过程、函数、对象的成员函数。在按照下面的过程开发完java存储过程后,就可以从SQL或PL/SQL中调用JAVA存储过程,就像调用普通的PL/SQL过程一样。下面的代码描述了如何在SQL*PLUS中开发和使用一个 输出"Hello, World" 的JAVA程序的例子: 1. Write the Java program using a Java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like Jdeveloper or JBuilder. 2. Load the Java program into Oracle8i using either the create or replace java source command, or with the LOADJAVA utility. 3. Publish your Java procedure to SQL. This step identifies your Java procedure to SQL and PL/SQL by exposing the procedure entry point, mapping datatypes in Java to PL/SQL or SQL, and indicating parameter-passing between Java and PL/SQL or SQL.
(1)编写java程序 ---可以直接在SQL*PLUS中创建JAVA的源文件,当然如果有已经编译好的java class,则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直接到将java程序发布出去这一步 SQL> -- first, create the Java source code SQL> create or replace java source named "Hello" as public class Hello { static public String Message(String name) { return "Hello, " + name; } } / Java created. (2)发布java程序 SQL> -- Now, publish it to SQL SQL> create or replace function hello (name VARCHAR2) return VARCHAR2 as language java name 'Hello.Message (java.lang.String) return java.lang.String'; Function created. (3)使用发布的JAVA程序 SQL> -- Now, you can use the Java procedure from a SQL statement SQL> select hello('world!') from dual; HELLO('world!') --------------- Hello world! --- hello函数在8i中不支持中文,9i中支持。如: SQL> select hello('你好!') from dual; HELLO('你好!') ------------------ Hello, 你好!
至于其它的例子,大家可以看ORACLE_HOME/jdbc/demo.zip文件,该文件中有利用JDBC OCI与JDBC THIN接口的各种例子。
load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