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9)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12、13、14、15)——Multiple Instances

1. 理论模型  此模型翻译可叫多实例并发模式。其一般的示意图如下:    途中,运行到B 的时候,便生成了 N =3 各工作单元。  然而这个示意图并不能说明多实例模式的各种细节,具体区分的4种不同的情况。而这里要将这四个模式放在一起论述,是因为我觉得这四种模式一般不会单独使用,很可能是其中的2种之间的契合。2. 四种多实例  (12)Multiple Instances

2007-05-15 17:38:00 2535 1

原创 我对流程设计的认识(1)——总论

1. 总论  在旁观者看来,业务流程设计这一概念投影到大脑皮层,大抵就是一张状态图,里面刻画着各种分工的步骤。其历史的考究,最早应该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到运用这种分工所带来的生产力激增,然后转而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学习并使用这种技术。直到今天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大抵叫做 Business Process。  不过这种技术虽然渗透到管理的各个层次,却仍然无法在管理的理论体系中独树一帜。在我的观察

2007-04-27 11:37:00 2367 1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11)——Implicit Termination

1. 理论模型  这个模式叫隐式结束,或者自然结束。就是当所有正在运行结点都没有后继结点,流程就视为结束了。2. 应用  这个模式现在 BPEL、XPDL、BPMN 等流程的标准都支持,就是不需要指明结束的结点,只要跑完所有的结点(或者没有找到后继结点),就视为流程结束。  比较有趣的是基于 Petri nets 的系统对这种模式的支持可能需要点额外的处理。在 Petri nets

2007-04-24 15:17:00 2031 1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10)——Arbitrary Cycles

1. 理论模型  我觉得这个模型中文名字应该为"自然循环",可能更贴近其实际意图。    这个模式可以说不是针对直接"套现"的情况,主要是流程设计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循环。而这种在绘制流程图时候所形成的自然循环,没有明确的循环入口或者出口。就如在编写程序上使用 goto 而形成的循环情况。2. 应用  这个模式从纯模型的角度来说,属于 XOR-join、XOR-split 的不同组

2007-04-24 11:03:00 1940 1

原创 [突发奇想]超越宝马之后

  "前面开车的是个女的",一眼瞟到这个情况,我便作出了超车的决定。  路上的车不多,前面几辆车稀疏的并排,但是中间的空隙似乎不足够进行大刀阔斧的超车动作。但是我终究还是超了--带着一点点争强好胜,一点点年轻人的血气方刚。  交通灯就像马路上的革命者,对车流进行结构重组,对车群进行资源整合--大家又排到了十分相近的起点上。那匹红色的宝马又与我齐头并进了,从车子的性能来看,下一轮我不太可能再

2007-04-22 00:17:00 1228

原创 论工作流——没有权限的概念

  工作流,在其存在的价值上主要是应对各种任务之间的信息传递,尤其是流程的各种启动、完成等信息。考虑到这一个问题上,一个很显而易见的是工作流没有权限的概念,所谓的权限,只是在业务处理上出现的信息控制而已。  看到各位网友徘徊于研究工作流组织和权限问题,感到不得不说,希望让一些刚对工作流入门的同行少走弯路。国内懂得这个的朋友都闭帚自珍,不太愿意开班授徒,学术风气之闭塞,实在令人感叹。那也只好让我

2007-04-20 16:51:00 3574 5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基本流程控制模式的应用与设计(6、7、8、9)

  现在讲述的四种模式,包括:Multi-Choice、Structured Synchronizing Merge、Multi-Merge、Structure Discriminator,一般将其归纳为高级的分支和同步模式(Advanced Branching and Synchronization Patterns)。1. 关于模式的归类  何以将这些模式叫"高级"呢?因为从这些模式开

2007-04-19 17:19:00 3007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9)——Structured Discriminator

1. 理论模型  一般和 AND-split 配对使用。    这种模式只处理 A、B 分支同时执行的情况,最直接的上文是采用 AND-split 使得 A、B 并发执行。这里 A、B 执行,若 A 先完成,则触发后躯结点 C,然后 B 完成以后,则到了这个 Discriminator 后就忽略其执行结果。反之亦然。2. 应用  提到这个 Structured,就有点上下文关联

2007-04-16 11:18:00 2379 1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7)——Structured Synchronizing Merge

1. 理论模型  这一个模式是为了应付Multi-Choice 或者通常意义所说的 OR-Split 所产生的分支。    首先这个分支的合并,需要了解上下文的关系。前面若是只产生了 A 分支,那么来到这里只需要 A 分支就可以触发后躯,B 分支亦然。若是 A、B 分支是并发的,那么注意标题中"Synchronizing"的字眼,这个合并必须等待 A、B 分支都完成了才能触发后躯 C。

2007-04-16 11:18:00 2389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8)——Multi-Merge

1. 理论模型  这一个模式实际上是一种相同分支的同构情况    注意,当 A、B 分支到达这个合并结点的时候,并不是合并,而是继续相同的后续分支。如 A 先完成,那么就触发 C1(这里要区别一下,第一次触发这个 C 我们称之为 C1),然后 B 完成后,再触发C2(第二次触发的 C 叫 C2)。所以实际上是触发了两次 C。按照理论模型来讲,及时 A、B 同时完成,仍然触发两个 C,但

2007-04-16 11:18:00 2369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6)——Multi-Choice

1. 理论模型  这一个模式就是通常意义所讲的 OR-split 了。    这个模式的初衷是可以让使用者任意选择后趋的路径,若选择了两个或以上的后续路径,则是产生并发运行的分支。细心的可能会发现,这个模式是 XOR-split、AND-split 更为泛化的一个模式(所谓的"泛化",是概括、继承的意思)。2. 应用  该模式既然是 XOR-split 和 AND-split

2007-04-11 10:45:00 2687 1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基本流程控制模式的应用与设计(1、2、3、4、5)

  我们前面已经详细叙述了5种基本的工作流控制模式,包括:Sequence、AND-split(Parallel Split)、AND-join(Synchronization)、XOR-Split(Exclusive Choice)、XOR-join(Simple Merge)。1. 感叹国情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浮出了水面。我们刚开始学习写程序的时候,那种流程图,实际上就是 Seque

2007-04-04 17:25:00 4859 8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5)——Simple Merge

1. 理论模型  根据我个人的臆想,Simple 有化繁为简的意味,因此取这一名字来表达其模式的含义。实际上是一个 XOR合并。    XOR-join,这一模式就是只有一个分支接受,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只要 A 或 B 任何一个完成,那么 C 就执行。这里遗留了一个问题,如果前面是AND分支,那么剩下后执行的那个结点怎么办呢?这里涉及到了流程设计的实际应用问题,后面讲到其它 join

2007-04-04 15:53:00 2606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4)——Exclusive Choice

1. 理论模型  从该模式的名字来看,"排他选择",显然就是比较常见的 XOR 分支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排他"性,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分支,另外一个分支将不会走下去。一般来说,这个模式的实现一般为在运行时的条件选择,就是条件判断的代码放到XOR 这个结点,然后去根据这些代码去判断下一步的走向。2. 应用  心思细密的人,也许发现这个XOR 本质上就是流程图的菱形结点,就

2007-04-04 15:21:00 3480 1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3)——Synchronizationor

1. 理论模型  AND分支以后,一个最为普遍的合并方式就是AND合并。    这一模型也较为简单,其中合并方式是等待所有的分支都完成了,在进行下一步的任务。 注意,在并发的语义下,可以明显的看到合并后的工作单元和合并前的工作单元,是一个"同步"的关系,因此这一模式的名字,应该是采用了计算机方面的惯用语。这点后面一些模式的名字可能还会看到这种惯用语,譬如 Thread、Instance

2007-04-02 17:24:00 2544 1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2)——Parallel Split

1. 理论模型  此一模式,实际上是我我们常接触到的 AND 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定义来说一般B与C之间是并发的,实现上一般是两个不同的线程/进程。据我所知,许多自开发工作流引擎的公司,至今仍然不存在这一种AND的并发分支概念,而且这样的情况还不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绝大部分电子政务的许多审批流程都是基于顺序和条件选择的,"并联审批"这一种说法极少用到。

2007-03-30 17:01:00 2742 2

原创 工作流模式之流程控制模式——目录

即将推出126种工作流模式的详解,首先是 Control-Flow 的43种模式,具体目录如下:基本工作流模式:1. Sequence,顺序2. Parallel Split,并发分支3. Synchronization,同步合并4. Exclusive Choice,异或分支5. Simple Merge,异或合并高级分支、同步模式:6. Multi-Choice,多路选择7. Stru

2007-03-29 22:42:00 3358

原创 工作流模式详解之流程控制模式(1)——Sequence

 1. 理论模型  这个理论模型十分简单,只是一个工作单元完成了,紧接着无条件执行下一个工作单元。每一个工作流系统都直接实现了这种模式,这个模式是工作流能运行的一个重要基石。2. 应用   这个模式清楚明白,但是应用却最为广泛。比较有趣的是许多不同形式的分支,在业务的实践中都可以退化成为顺序模式。如果一个工作单元 A 以后能产生 B、C 并发,则可退化成A、B、C顺序执行;合并的情况亦

2007-03-29 22:05:00 3256 3

原创 工作流,国人技术之盲点

谬误  “如果你原来的业务流程是这样操作,那么它本身就不规范,所以我们不能这样做……”接下来下面一大堆道理,叙述信息化应该以规范化为基础才可能有效实施,然后提出一个更好的流程设计方案,推动用户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若是这个沟通过程更为激动人心,那就能让对方觉得自己在实施这个软件项目的同时对自身进行重大变革。  这次沟通完了以后,项目经理的跟班——一个刚入行的菜鸟,就会感叹“果然是老鸟,

2007-03-29 12:19:00 2567 3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