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知乎读书会简单了解了《稀缺:我们是怎样变得又穷又忙的》这本书,在此记录。
稀缺的经济学定义:所有有限的资源都是稀缺的
稀缺在本书的定义:稀缺是一种「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所以稀缺是一种主观的心态)
这本书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 稀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 稀缺会降低人的智商、认知能力、自控力。一项针对美国人的实验显示,当需要支付300美元的一半来修车时,富人、穷人的各项测试指标没有变化。但是这笔资金变为3000美元时,穷人们受到了极大影响。
- 它为什么会带来这些影响?
- 稀缺的心态会影响你的注意力。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你觉得“稀缺”的事情上。如果你觉得自己穷,你会把注意力花在如何省钱、挣钱上。如果你工作很忙,你会把时间花在如何节省时间上。听起来这似乎并不是件坏事,因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解决当下面临的问题上,你会有更大概率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情况还有一个专业名字——专注红利。但是「当下」这个词表明,稀缺的心态会让你丢失更广的视野,陷入「管窥」而对你造成伤害。这会使你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当下稀缺的事物上,而不去考虑那些虽然当下还没有稀缺,但是如果不及时注意或者提早准备,就会在未来给人带来麻烦的事。
- 你因为稀缺而投入的大量注意力,并不都是有效的。一个忙于工作的父亲,在答应女儿去看她的话剧时,闹钟依然回想的是工作的内容,使他无法专注于看话剧,而且,他花在想工作上的时间和注意力几乎是无效的。
- 如何摆脱这种心态?
- 很不幸,稀缺的心态是一种“潜意识”心态,很难解决。就个人而言,有效的方式是在暂时摆脱了稀缺心态的时候(比如比如发工资时),制定一系列可行的规划,然后通过有效地执行计划,从而在未来摆脱这种心态。就政府而言,可以颁布一些利好的政策,帮助公民摆脱稀缺的心态,从而是他们能够更关注未来的事而不至于陷入“又穷又忙”的怪圈。
2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