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碎片

本文详细解释了内存碎片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了如何在内存分配与释放过程中形成内存碎片,并提出了一些减少内存碎片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内存碎片”:指系统中所有不可用的空闲内存。

 

后果:即使在系统中事实上仍然有许多空闲内存时,内存碎片还会最终导致出现内存用完的情况。

 

空闲而不可用原因:空闲内存以小而不连续方式出现在不同的位置。

                           这些空闲内存之所以仍然未被使用,是因为负责分配内存的分配器使这些内存无法使用。

 

空闲内存块多小才算是碎片是由内存分配器来决定的,因此内存分配器在保证空闲资源可用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转载:

 malloc和free大量使用后会造成内存碎片,那么这种碎片形成的机理是什么?  
  如果机理是申请的内存空间大小(太小)所形成的,那么,申请多大的区域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内存碎片呢?(这里的避免不是绝对的避免,只是一种概率)

内存碎片一般是由于空闲的连续空间比要申请的空间小,导致这些小内存块不能被利用。  

 

产生内存碎片的方法很简单,举个例:  
   
  假设有一块一共有100个单位的连续空闲内存空间,范围是0~99。如果你从中申请一块内存,如10个单位,那么申请出来的内存块就为0~9区间。这时候你继续申请一块内存,比如说5个单位大,第二块得到的内存块就应该为10~14区间。  
   
  如果你把第一块内存块释放,然后再申请一块大于10个单位的内存块,比如说20个单位。因为刚被释放的内存块不能满足新的请求,所以只能从15开始分配出20个单位的内存块。  
   
  现在整个内存空间的状态是0~9空闲,10~14被占用,15~24被占用,25~99空闲。其中0~9就是一个内存碎片了。如果10~14一直被占用,而以后申请的空间都大于10个单位,那么0~9就永远用不上了,造成内存浪费。  
   
   
  如果你每次申请内存的大小,都比前一次释放的内村大小要小,那么就申请就总能成功。  
   
  有的人喜欢自己编写内存管理模块, 程序一开始就申请一大块内存(内存池),然后以后申请内存都在这个大内存中取,配合一定的技巧来减少内存碎片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