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对齐:vertical-align属性(转)

原文地址为: 垂直对齐:vertical-align属性(转)

行高与单行纯文字的垂直居中,而如果行内含有图片和文字,在浏览器内浏览时,读者可以发现文字和图片在垂直方向并不是沿中线居中,而是沿基线对齐,如图7-34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34.gif


图7-34 文字和图片内容默认垂直对齐方式为基线对齐 

这是因为,元素默认的垂直对齐方式为基线对齐(vertical-align: baseline)。 


7.4.1 语法 

vertical-align属性的具体定义列表如下: 
语法:        vertical-align : baseline | sub | super | top | text- top | middle | bottom | text-bottom | <百分比> | <长度> | inherit 
说明:        设置元素内容的垂直对齐方式 
值:        baseline:基线对齐;sub:下标;super:上标;top:顶端对齐;text-top:与文本的顶端对齐;middle:中部对齐;bottom:底端对齐;text-bottom:文本的底端对齐; 
百分比和长度:CSS2,可为负数。 
初始值:        baseline 
继承性:        不继承 
适用于:        行内元素和单元格(table-cell)元素 
媒体:        视觉 
计算值:        百分比和长度值为绝对长度;其他同指定值 

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垂直对齐属性只对行内元素有效。例如有如下代码: 

<p style=”vertical-align:super;”>垂直对齐<span>上标</span></p>


<p>元素默认为块级元素,因此在浏览器内浏览时将不会有任何变化。而如下代码: 

<p>垂直对齐<span >上标</span></p>


<span>元素默认为行内元素,因此显示如图7-35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35.gif


图7-35垂直对齐属性只对行内元素有效 
行内元素还包括图片、表单输入元素等,同时,垂直对齐不能被继承。 


7.4.2 属性值详解 

在[7.3 行高 line-height]一节中,曾经介绍了文本的基线、顶线、中线和底线,还有内容区域、行内框和行框,而本节的垂直对齐和这几个概念密切相关。 
垂直对齐主要属性值的表现形式如图7-36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36.gif


图7-36 垂直对齐的主要属性值示意 

1. 基线对齐(vertical-align : baseline) 
基线对齐(vertical-align : baseline)使元素的基线同父元素的基线对齐,例如有如下代码: 

p strong { 
line-height : 7em; 
font-size : 2em; 
vertical-align : baseline; 

<p>基线对齐<strong>vertical-align:baseline;</strong></p>


则其显示如图7-37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37.gif


图7-37 基线对齐 
而像图片或者输入框这样的元素,本身没有基线,则将其底端同父元素的基线对齐,如图7-34所示。 


2. 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op) 

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op)是将元素的行内框的顶端与行框的顶端对齐,例如有如下代码: 

p { 
line-height : 7em; 

p strong { 
vertical-align:top; 
line-height:2em; 

p img { 
vertical-align : top; 

<p>顶端对齐:<strong>vertical- align:top;</strong><img src="img/ddcat_anim.gif" alt="图 片" width="88" height="31" /></p>


则其显示如图7-38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38.gif


图7-38 顶端对齐 

对于<strong>元素,不仅设定了vertical-align,还设定了line-height,这是因为在本章 [7.3.2 内容区域、行内框和行框]一节中关于行内框的说明中介绍过,行高可以改变行内框的高度,如果不重新设定行高, 则<strong>元素继承了父元素<p>的行高,因此行内框高和行框的高度是一样的,则顶端对齐将看不出效果。 


3. 文本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top) 

文本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top)是将元素行内框的顶端同文本行的顶线对齐,例如有如下代码,其显示如图7-39所示。 

p { 
line-height : 7em; 

p strong { 
vertical-align : text-top; 
line-height : 2em; 

p img { 
vertical-align : text-top; 

<p>文本顶端对齐:<strong> vertical- align:top;</strong><img src="img/ddcat_anim.gif" alt="图 片" width="88" height="31" /></p>

 

/web/css/text/img/text_039.gif


图7-39 文本顶端对齐 


4. 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bottom) 

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bottom)与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op)相反,如图7-40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40.gif


图7-40 底端对齐 


5. 文本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bottom) 

文本底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bottom)与文本顶端对齐(vertical-align : text-top)相反,如图7-41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41.gif


图7-41 文本底端对齐 


6. 中间对齐(vertical-align : middle) 

中间对齐(vertical-align : middle)通常使用在图片上,将图片的垂直方向的中线与文本行的中线对齐,例如有XHTML代码如下,其显示如图7-42所示。 

p img { vertical-align : middle; } 
<p>中间对齐为基线上方0.5ex处<img src="img/ddcat_ad.gif" alt="图片" width="180" height="60" /></p>

 

/web/css/text/img/text_042.gif


图7-42 中间对齐 

中线的定义为:中线位于基线的上方,与基线的距离为小写字母x高度(即ex)的一半,如图7-36所示。而ex同字体尺寸相关,大部分浏览器认为1ex = 0.5em,因此会将基线以上四分之一em处作为中线来对齐。 

注意:同在行高显示上的差别一样,在中间对齐上,各浏览器之间也稍有些差异。




7. 上标和下标 

上标(vertical-align:super)使元素的基线(替换元素的底端)相对于父元素的基线升高,下标(vertical-align:sub)使元素的基线降低,移动的幅度CSS规范中没有规定,由浏览器来决定。例如有如下代码,其显示如图7-43所示。 

<p>上标文字<span >vertical-align:super;</span>下标文 字<span >vertical-align:sub;</span></p>

 

/web/css/text/img/text_043.gif


图7-43 上标和下标 

上下标不会改变元素文字的尺寸大小。 


8. 长度值和百分比 

和上下标类似,长度值和百分比值可使元素的基线(替换元素的底端)相对于父元素的基线升高(正值)或者降低(负值)。 
上下标的移动尺寸是由浏览器确定的,而设定长度值或者百分比,可以精确控制文字上下移动的幅度。 
百分比与行高有关,例如有如下代码,其显示如图7-44所示。 

p { line-height : 2em; } 
<p>行高2em,纵向百分比对齐:<span >100% 正数向上</span>,而<span >-100%负数向下& lt;/span>。</p>

 

/web/css/text/img/text_044.gif


图7-44 百分比对齐 
设置垂直对齐会影响到行框高,例如有如下代码,其显示如图7-45所示。 

p { line-height : 2em; } 
<p>垂直对齐<span >正数向上</span& gt;,而<span >负数向下</span>。&lt; p&gt;行高2em,而设置垂直对齐的文字撑开了行框。</p>

 

/web/css/text/img/text_045.gif


图7-45 垂直对齐对行框的影响 

注意:在IE中设定百分比或者数值对齐会造成内容的叠加混乱,如图7-46所示。

 

/web/css/text/img/text_046.gif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 垂直对齐:vertical-align属性(转)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在三台CentOS 7服务器(IP地址分别为192.168.0.157、192.168.0.158和192.168.0.159)上安装和配置Hadoop、Flink及其他大数据组件(如Hive、MySQL、Sqoop、Kafka、Zookeeper、HBase、Spark、Scala)的具体步骤。首先,文档说明了环境准备,包括配置主机名映射、SSH免密登录、JDK安装等。接着,详细描述了Hadoop集群的安装配置,包括SSH免密登录、JDK配置、Hadoop环境变量设置、HDFS和YARN配置文件修改、集群启动与测试。随后,依次介绍了MySQL、Hive、Sqoop、Kafka、Zookeeper、HBase、Spark、Scala和Flink的安装配置过程,包括解压、环境变量配置、配置文件修改、服务启动等关键步骤。最后,文档提供了每个组件的基本测试方法,确保安装成功。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Linux基础和大数据组件基础知识的运维人员、大数据开发工程师以及系统管理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为大数据平台建提供详细的安装指南,确保各组件能够顺利安装和配置;②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掌握Hadoop、Flink等大数据组件的安装与配置,提升工作效率;③适用于企业级大数据平台的建与维护,确保集群稳定运行。 其他说明:本文档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步骤,还涵盖了常见的配置项解释和故障排查建议。建议读者在安装过程中仔细阅读每一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置参数。此外,文档中的命令和配置文件路径均为示例,实际操作时需根据具体环境进行适当修改。
在无线通信领域,天线阵列设计对于信号传播方向和覆盖范围的优化至关重要。本题要求设计一个广播电台的天线布局,形成特定的水平面波瓣图,即在东北方向实现最大辐射强度,在正东到正北的90°范围内辐射衰减最小且无零点;而在其余270°范围内允许出现零点,且正西和西南方向必须为零。为此,设计了一个由4个铅垂铁塔组成的阵列,各铁塔上的电流幅度相等,相位关系可自由调整,几何布置和间距不受限制。设计过程如下: 第一步:构建初级波瓣图 选取南北方向上的两个点源,间距为0.2λ(λ为电磁波波长),形成一个端射阵。通过调整相位差,使正南方向的辐射为零,计算得到初始相位差δ=252°。为了满足西南方向零辐射的要求,整体相位再偏移45°,得到初级波瓣图的表达式为E1=cos(36°cos(φ+45°)+126°)。 第二步:构建次级波瓣图 再选取一个点源位于正北方向,另一个点源位于西南方向,间距为0.4λ。调整相位差使西南方向的辐射为零,计算得到相位差δ=280°。同样整体偏移45°,得到次级波瓣图的表达式为E2=cos(72°cos(φ+45°)+140°)。 最终组合: 将初级波瓣图E1和次级波瓣图E2相乘,得到总阵的波瓣图E=E1×E2=cos(36°cos(φ+45°)+126°)×cos(72°cos(φ+45°)+140°)。通过编程实现计算并绘制波瓣图,可以看到三个阶段的波瓣图分别对应初级波瓣、次级波瓣和总波瓣,最终得到满足广播电台需求的总波瓣图。实验代码使用MATLAB编写,利用polar函数在极坐标下绘制波瓣图,并通过subplot分块显示不同阶段的波瓣图。这种设计方法体现了天线阵列设计的基本原理,即通过调整天线间的相对位置和相位关系,控制电磁波的辐射方向和强度,以满足特定的覆盖需求。这种设计在雷达、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基站等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