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中,TR技术评审节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产品开发中的技术评审点,如TR1至TR6,涵盖从概念阶段到验证阶段的关键评审环节。TR1涉及C++ Library Extensions,TR2至TR6则分别对应需求分解、方案设计、模块/系统评审等阶段。同时,文章强调了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决策流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应用、流程结构化与裁剪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管理与问题管理的实践。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下面是某产品的技术评审点,供参考:
TR1——概念阶段技术评审点:产品需求和概念技术评审(业务需求评审)是ISO/IEC TR 19768, C++ Library Extensions(函式库扩充)的一般名称。TR1是一份文件,内容提出了对C++标准函式库的追加项目。这些追加项目包括了正则表达式、智能指针、 哈希表、随机数生成器等。TR1自己并非标准,他是一份草稿文件。然而他所提出的项目很有可能成为下次的官方标准。这份文件的目标在于「为扩充的C++标 准函式库建立更为广泛的现成实作品」。   C++ tr1是针对C++标准库的第一次扩展。即将到来的下一个版本的C++标准c++0x会包括它,以及一些语言本身的扩充。tr1包括大家期待已久的 smart pointer,正则表达式以及其他一些支持范型编程的东东。草案阶段,新增的类和模板的名字空间是std::tr1。
TR2——计划阶段技术评审点1:需求分解和需求规格评审(功能需求评审,产品级规格)
TR3——计划阶段技术评审点2:总体方案评审(系统设计,架构设计,概要设计)
TR4——开发阶段技术评审点1:模块/系统评审(详细设计,BBFV测试结果)
TR4A——开发阶段技术评审点2:原形机的质量SDV结果和初始产品的准备情况
TR5——开发阶段技术评审点3:初始产品的质量(SIT结果)(SIT Alpha测试技术评审)
TR6——验证阶段技术评审点:发布评审(SVT&n

<think>嗯,用户再次聚焦在IPD流程中GR点和TR技术评审的区别上,看来ta对华为的研发管理体系很感兴趣。之前虽然提到过区别,但用户特意要求参考站内引用和之前的回答,说明ta需要更系统化的对比。 用户可能是个项目经理或质量工程师,正在学习IPD框架。ta特意强调“不是真正需求”的提示,说明需要实用信息而非理论,甚至可能在准备公司内部的流程文档。注意到ta跳过了其他三个相关问题,专注度很高。 上次回答的结构可以优化:虽然列出了流程和标准,但区别部分分散在多个段落。这次应该用更直观的表格呈现核心差异,同时补充实际案例——比如用GR4卡量产准入的例子,能让用户理解决策威力。 技术细节要更严谨:TR1到TR6的命名容易混淆,必须明确每个TR节点(比如TR4对应模块测试完成)。数学表达式要规范,像测试覆盖率$R=\frac{覆盖需求数}{总需求数}\times100\%$这类公式必须用LaTeX包裹。 安全提示:华为内部标准号DKBA1313-2003.12不能展开,但可以强调“企业标准规定”这个事实。海外项目差异的引用[^3]要保留,这可能是用户后续关注点。最后生成的三个问题要引导深入:TR独立评审机制和挽救机制都是用户潜在需求,特别是“有条件通过”的操作细节可能对ta最有用。</think>在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中,**GR(Gate Review)** 和 **TR(Technical Review)** 是两类关键评审节点,核心区别如下: --- ### **本质定位差异** | **维度** | **GR(决策评审)** | **TR技术评审)** | |----------------|-----------------------------------|-----------------------------------| | **核心目标** | **商业决策**:评估阶段目标达成与商业可行性 | **质量把关**:验证技术方案与交付物质量 | | **决策输出** | 项目阶段准入/终止/整改(资源释放依据) | 技术风险识别与改进建议(无终止权) | | **主导方** | 投资决策委员会(含财务、市场高管) | 技术专家团队(架构师、测试专家等) | --- ### **流程作用对比** 1. **GR:业务生命周期控制** - 在阶段结束时触发(如GR4开发完成→GR5验证阶段) - 关注**商业指标**: - 成本偏差率 $\delta_c=\frac{\text{实际成本}-\text{预算}}{\text{预算}} \leq \pm5\%$ - 市场竞争力分析更新 - **未通过GR4禁止量产**[^1] 2. **TR技术过程质量保障** - 在阶段**内**多次触发(如开发阶段含TR3-TR5) - 聚焦**技术指标**: - 缺陷密度 $\leq X\text{个/千行代码}$ - 测试覆盖率 $R=\frac{\text{已覆盖需求}}{\text{总需求}} \times100\% \geq 95\%$ - 输出整改项但**不决定项目生死** --- ### **典型场景示例** - **GR4评审未通过**:因市场预测收益低于阈值($\text{NPV}<0$),项目被暂停 - **TR4评审未通过**:因模块集成缺陷率超标(实测$12\text{个/千行}$ > 标准$8\text{个/千行}$),要求两周内修复 > 关键关系:**TR是GR的前置输入**,例如GR4需基于TR5(系统测试评审)通过才能启动[^2]。 --- ### **协同作用图示** ```mermaid graph LR A[TR1 需求评审] --> B[GR1 概念决策] C[TR4 模块测试] --> D[GR3 开发决策] E[TR6 发布评审] --> F[GR6 生命周期决策] ``` > *技术评审TR)为决策评审(GR)提供质量证据,共同构成IPD双轨制质量控制体系[^3]。* --- **附:华为实践要点** - **GR强制要求**:财务代表签署成本合规声明,否则评审无效 - **TR独立机制**:技术专家团队与项目管理分离,保障评审客观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