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xy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通过引入一个代理对象,可以在不失去对真实对象透明操作的同时,控制和管理可能带来麻烦的对象访问。这种模式常用于对象创建开销大、需要安全控制或进程外访问的场景。代理可以提供一种间接访问的途径,实现细节控制或增加额外功能,而保持原有接口的一致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动机

  • 在面向对象系统中,有些对象由于某种原因(对象的创建开销很大,或者某些操作需要安全控制,或者需要进程外的访问),直接访问会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
  • 如何在不失去透明操作对象的同时,来管理、控制这些对象的复杂?增加一层间接层是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解决方式。
class I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RealSubject : public I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
    }
};

class ClientApp {
private: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void DoTask()
    {
        subject->process(); // 可能直接访问给使用者、或者系统结构带来很多麻烦
    }
}

2. 代理模式定义

  • 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隔离,使用接口)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3. 代理模式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代理模式实现

class I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I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class SubjectProxy: public I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process()
    {
        //对RealSubject的一种间接访问
    }
};
class ClientApp {
private:
    ISubject *subject;
public:
    ClientApp() 
    {
        subject = new SubjectProxy();
    }
    void DoTask()
    {
        subject->process();
    }
}

4. 总结要点

  • “增加一层间接层”是软件系统中对许多复杂问题的一种常见解决方法。在面向对象系统中,直接使用某些对象会带来很多问题,作为间接层的proxy对象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手段。
  • 具体proxy设计模式的实现方法,实现粒度都相差很大,有些可能对单个对象做细粒度的控制,如copy-on-write技术,有些可能对组件模块提供抽象代理层,在架构层次对对象做proxy。
  • proxy并不一定要求保持接口完整的一致性,只要能够实现间接控制,有时候损及一些透明是可以接受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