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统集成
1、系统组成
在进行系统集成时,按照类、包、子系统、系统的顺序来逐步集成系统。
1)调用程序和桩程序
装程序是一个专门为系统集成或测试开发设计的特定程序或构件,这是系统集成阶段经常使用的技术。即对需要用到的尚未开发的类使用一个空类来替代。
2)系统集成次序
传统的系统集成次序包括自顶向下的系统集成和自底向上的系统集成。
自底向上的集成步骤:
(1)底层模块组合成能够实现软件特定子功能的簇。
(2)写一个调用程序(一个供测试用的控制程序)来负责调用底层模块。
(3)对一簇模块或类进行测试。
(4)去掉调用程序,沿着程序结构的层次向上进行下一步的集成。
2、构件图和包图的应用
1)使用包图描述子系统
先根据系统的静态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包,并画出包图。
再将上面的包图进行细分,即画出上面包图的子包图。
2)确定可执行的构件
把系统中的一个进程或线程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其他文件或可执行程序组成一个构件,并画出构件图。
二、系统交付
将系统通过系统测试后把软件交付给用户,成为系统交付。
1、系统配置图
找出系统中的节点,并描述节点之间的关系,画出系统配置图。
2、把构件映射到节点
为了描述每个节点上的可执行构件,需要把所有的构件映射到配置图的节点中;画出系统的构件映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