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置
- 建立复制
- 断开复制
slaveof no one
- 安全性
从节点masterauth参数与主节点密码保持一致
- 只读
- 传输延迟
2.拓扑
- 一主一从:
故障转移
- 一主多从:
读写分离
对比较耗时的读命令在其中一台从节点执行
3.复制原理
3.1数据同步
- 复制偏移量
- 复制积压缓冲区
- 主节点运行ID
- psync命令
3.2全量复制
第一步因为不知道id和offset,因此发送-1
注意:
除第一次外尽量避免全量复制
3.3部分复制
如果主节点的复制积压缓冲区内存在这部分数据,则直接发送给从节点
1)当主从节点之间网络出现中断时,如果超过repl-timeout时间,主节点会认为从节点故障并中断复制连接
2)因复制连接中断,命令无法发送给从节点,不过主节点内部存在的复制积压缓冲区,依然可以保存最近一段时间的写命令数据,默认最大缓存1MB。
4)当主从连接恢复后,由于从节点之前保存了自身已复制的偏移量和主节点的运行ID。因此会把它们当作psync参数发送给主节点,要求进行部分复制操作
5)核对参数runId是否与自身一致,如果一致,说明之前复制的是当前主节点;之后根据参数offset在自身复制积压缓冲区查找,如果偏移量之后的数据存在缓冲区中,则对从节点发送+CONTINUE响应
3.4心跳
主从节点在建立复制后,维护着长连接并彼此发送心跳命令
1)主节点默认每隔10秒对从节点发送ping命令,判断从节点的存活性和连接状态。如果超过repl-timeout配置的值(默认60秒),则判定从节点下线并断开复制客户端连接
2)从节点在主线程中每隔1秒发送replconf ack{offset}命令,给主节点上报自身当前的复制偏移量,如果从节点数据丢失,再从主节点的复制缓冲区中拉取丢失数据
3.5异步复制
主节点不但负责数据读写,还负责把写命令同步给从节点。写命令的发送过程是异步完成。
在主节点执行info replication命令,offset表示当前从节点的复制偏移量,master_repl_offset表示当前主节点的复制偏移量,两者的差值就是当前从节点复制延迟量
4.开发运维中的问题
- 规避全量复制:
增大复制积压缓冲区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