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结束了最后一个软件外包项目,也就意味着传统的软件外包模式在我们公司划上了不圆满的句号,以巨亏的结局宣告现有的软件外包模式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新的软件服务模式即将打破传统,进入新的发展模式阶段。在讨论新的模式之前,很有必要剖析这个巨亏10多万的软件项目。
一、大坑从只有1页的需求开始
做过软件外包项目的大体都有这样的体验,客户提出一个很简单的需求,然后让你报个价。而这个时候大部分软件外包公司都会报一个相对高一点的价格,防止后期需求有变化而能维持利润。这个项目同样如此,需求就是一个简单的说明,是要做一个电商的商城,只不过是多了经销商的功能,而且附了经销商的分成方式。咋一看需求不复杂,加上我们有现成的商城模版,即使做成APP+H5的模式,我们如果报20万,应该是有得赚的。而恰恰是这种需求模糊的预估报价模式,为整个项目的失败埋下了巨大的祸根,而这也是传统外包模式的最大弊病之一,对于开发公司及甲方客户都是及不公平的事情,这样的方式会纵容甲方能省事就省事,所有的锅由乙方开发公司来背。
二、4个月的需求确定,让项目一步一步迈入深渊
9月份签的合同,我们就派产品经理跟踪服务客户的需求原型确认。一般的需求原型有一个礼拜都差不多完成了,但是这个项目需求整整做了4个月,甲方以各种理由推翻我们做的需求原型,不断往里加东西,美其名曰细化需求,直到12月底才算终于确定一版。而这个时候出来的需求原型,跟原来已经丰富了相当多的内容。但是,由于前面已经签了合同,跟甲方客户讨论增加费用的时候,已经没有可能了。这个时候有两个选择,我们可以中止合同,或者要求增加工期和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