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类和伪元素

CSS的元素选择器除了根据id(#)、class(.)、属性([ ])选取元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就是根据元素的特殊状态来选取元素。它们就是伪类和伪元素。跟id选择器、类选择器、属性选择器以及派生选择器等等这些从HTML文档层次结构(DOM树)中获取元素不同的是,伪类和伪元素是预定义的、独立于文档元素的。它们获取元素的途径也不是基于id、class、属性这些基础的元素特征,而是在处于特殊状态的元素(伪类),或者是元素中特别的内容(伪元素)。当然,伪类和伪元素的表示形式也使用“:”(英文冒号)与其它选择器相区分。

伪类种类

伪元素种类


伪类

伪类选择元素基于的是当前元素处于的状态,或者说元素当前所具有的特性,而不是元素的id、class、属性等静态的标志。由于状态是动态变化的,所以一个元素达到一个特定状态时,它可能得到一个伪类的样式;当状态改变时,它又会失去这个样式。由此可以看出,它的功能和class有些类似,但它是基于文档之外的抽象,所以叫伪类。

 

:link

伪类将应用于未被访问过的链接,与:visited互斥。

:hover

伪类将应用于有鼠标指针悬停于其上的元素。

:active

伪类将应用于被激活的元素,如被点击的链接、被按下的按钮等。

:visited

伪类将应用于已经被访问过的链接,与:link互斥。

 

下面的示例是对上述4个伪类效果的展示:

[html]  view plain  copy
  1. <html>  
  2. <head>  
  3. <meta 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  
  4. <style type="text/css">  
  5. a:link {color: #FF0000}  
  6. a:visited {color: #00FF00}  
  7. a:hover {color: #FF00FF}  
  8. a:active {color: #0000FF}  
  9. </style>  
  10. </head>  
  11. <body>  
  12. <ahrefahref="http://www.baidu.com">百度</a>  
  13. </body>  
  14. </html>  

需要注意的是在CSS的定义中,同一个元素的:hover必须位于:link、:visited之后才能生效,:active必须位于:hover之后才能生效。

 

:focus

伪类将应用于拥有键盘输入焦点的元素。

:first-child

伪类将应用于元素在页面中第一次出现的时候。

:lang

伪类将应用于元素带有指定lang的情况。

 

下面的示例展示了上述3个伪类的效果:

[html]  view plain  copy
  1.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XHTML 1.0 Transitional//EN""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2. <html>  
  3. <head>  
  4. <meta charset="utf-8"content="text/html" />  
  5. <title></title>  
  6. <style type="text/css">  
  7. div:first-child {  
  8.          background:#0F0;  
  9. }  
  10.    
  11. textarea:focus {  
  12.          background:#F00;  
  13. }  
  14.    
  15. div:lang(zh) {  
  16.          background:#00F;  
  17. }  
  18. </style>  
  19. </head>  
  20. <body>  
  21. <div>  
  22.          <textarea></textarea>  
  23. </div>  
  24. <div>  
  25.          <textarea></textarea>  
  26. </div>  
  27. <div lang="zh">  
  28.          <textarea></textarea>  
  29. </div>  
  30. </body>  
  31. </html>  

 

伪元素

与伪类针对特殊状态的元素不同的是,伪元素是对元素中的特定内容进行操作,它所操作的层次比伪类更深了一层,也因此它的动态性比伪类要低得多。实际上,设计伪元素的目的就是去选取诸如元素内容第一个字(母)、第一行,选取某些内容前面或后面这种普通的选择器无法完成的工作。它控制的内容实际上和元素是相同的,但是它本身只是基于元素的抽象,并不存在于文档中,所以叫伪元素。

 

:first-letter

伪元素的样式将应用于元素文本的第一个字(母)。

:first-line

伪元素的样式将应用于元素文本的第一行。

:before

在元素内容的最前面添加新内容。

:after

在元素内容的最后面添加新内容。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sadfishsc/article/details/7047595

<think>我们已经了解了用户的需求,他想要了解CSS中伪元素的区别及用法。根据之前的对话历史,用户已经看到了一些关于伪元素的引用内容,现在需要我进行更清晰的解释总结。首先,回顾一下引用内容:引用[1]提到伪元素是两种不同的选择器,用于定义元素的特殊状态,而伪元素用于创建样式化不在文档树中的元素。引用[2]详细解释了伪元素的区别,并指出:-根据状态改变元素样式,是对选择器的扩展;-伪元素则是在逻辑上创建虚拟的新元素,可以给新元素添加样式。-使用单冒号,伪元素在CSS3中引入了双冒号(但也支持单冒号),建议使用双冒号以区分。-一个选择器可以同时使用多个,但只能使用一个伪元素(多个伪元素无效)。引用[3]再次强调了的作用:选择HTML元素的特定状态或位置,应用特殊样式。因此,我的回答需要整合这些信息,并清晰地分点说明两者的区别,同时给出用法示例。计划结构:1.定义:解释的概念,举例说明常用(如:hover,:active,:nth-child等),以及它们的作用(改变元素在特定状态下的样式)。2.定义伪元素:解释伪元素的概念,举例说明常用伪元素(如::before,::after,::first-line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创建虚拟元素并设置样式)。3.主要区别:从作用、语法、使用限制等方面对比。4.用法示例:用代码展示两者不同的使用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在CSS3中,为了区分伪元素,规定伪元素使用双冒号(::),而使用单冒号(:)。但为了兼容旧的写法,伪元素也可以使用单冒号,但推荐使用双冒号。另外,根据引用[2]中的例子,说明选择器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如div:first-child:hover),而伪元素不能连续使用(如.province::before::first-letter无效)。最后,生成相关问题供用户进一步学习。注意:回答中引用的内容要添加引用标识。</think> ### CSS伪元素的区别及用法详解 #### 一、核心概念差异 1. **(Pseudo-classes)** - 作用:基于元素的状态或位置进行选择 - 语法:使用单冒号`:`(如`:hover`、`:active`) - 本质:选择**已存在元素**的特殊状态 - 示例: ```css /* 鼠标悬停状态 */ a:hover { color: red; } /* 访问过的链接 */ a:visited { color: purple; } /* 第一个子元素 */ li:first-child { font-weight: bold; } ``` 2. **伪元素(Pseudo-elements)** - 作用:创建**不在文档树中的虚拟元素** - 语法:使用双冒号`::`(如`::before`、`::first-line`) - 本质:生成并样式化**新的虚拟元素** - 示例: ```css /* 在元素前插入内容 */ p::before { content: "▶"; color: green; } /* 选择首行文本 */ article::first-line { font-variant: small-caps; } ``` #### 二、关键区别总结 | **特性** | | 伪元素 | |------------------|-------------------------------|----------------------------| | 选择目标 | 选择**已有元素**的特定状态 | 创建**新的虚拟元素** | | 语法 | 单冒号 `:`(如`:hover`) | 双冒号 `::`(如`::before`) | | 可叠加性 | 可多个组合(如`:hover:active`)| 不可叠加(如`::before::after`无效)[^2] | | DOM表现 | 不修改DOM结构 | 在渲染层创建虚拟节点 | | 典型应用 | 交互状态、结构选择 | 装饰性内容、文本片段控制 | #### 三、使用场景对比 1. **典型场景** ```css /* 表单元素状态 */ input:disabled { opacity: 0.5; } /* 子元素位置选择 */ tr:nth-child(odd) { background: #eee; } /* 用户交互反馈 */ button:active { transform: scale(0.98); } ``` 2. **伪元素典型场景** ```css /* 添加装饰性内容 */ blockquote::after { content: "”"; font-size: 2em; } /* 首字母下沉效果 */ p::first-letter { font-size: 200%; float: left; } /* 自定义选中文本样式 */ ::selection { background: yellow; color: black; } ``` #### 四、混合使用示例 ```css /* 组合使用:悬停时在链接前添加图标 */ a:hover::before { content: "→ "; color: blue; } /* 首个子元素的首行文本 */ article:first-child::first-line { letter-spacing: 1px; } ``` > **语法最佳实践**: > 虽然浏览器支持单冒号伪元素(如`:before`),但根据CSS3规范建议: > - **始终用** `:`(如`:nth-child()`) > - 伪元素**始终用** `::`(如`::first-letter`) > 以明确区分两者,提高代码可读性[^2]。 #### 五、注意事项 1. **不可堆叠限制**:伪元素不能连续使用(如`div::before::after`无效) 2. **内容属性要求**:`::before`/`::after`必须定义`content`属性(空值也需设置:`content: ""`) 3. **表单元素限制**:伪元素在`<input>`、`<img>`等替换元素上部分效果受限 4. **可访问性考量**:伪元素内容不会被屏幕阅读器识别,重要内容需使用真实DOM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