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小目标检测--Feature-Fused SSD: Fast Detection for Small Objects

本文介绍了一种改进的SSD模型——Feature-FusedSSD,该模型通过融合不同卷积层的特征来提高小目标检测的效果。具体而言,文章探讨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特征融合层,并对比了concatenation module和element-sum module两种融合策略。

Feature-Fused SSD: Fast Detection for Small Objects

本文针对小目标检测问题,对 SSD 模型进行了一个小的改进,将 contextual information 引入到 SSD 中 帮助SSD检测小目标。

这里写图片描述
contextual information 对于小目标的检测 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目标在图像中 limited 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只能借助其周边信息了。

Feature-fused SSD architecture
这里写图片描述
这里主要还是讲不通尺度的特征图信息融合起来。

Which layers to combine? 但是具体融合哪个卷积层的特征图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Because of SSD predicting small objects with its shallower layers,所以我们不用对应大目标的 deeper layers
For choosing the proper feature fusion layers, effective receptive fields in different layers are explored with deconvolution method
对应上图中的小船,SSD中的 conv4_3 对应的 effective receptive field 是最合适的。 其他层的特征都不是很好

shallower layers 具有 contextual information ,但是它们没有 sematic information,deeper layers 具有 sematic information,所以我们需要将这两类信息融合起来。这里我们尝试了两种融合策略。
concatenation module and element-sum module

3.2 Concatenation Module
这里写图片描述

3.3 Element-Sum Module
这里写图片描述

4 Experimental Resultis
Detec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fusion layers
这里写图片描述

Detec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number of kernels
这里写图片描述

Results on PASCAL VOC2007 test set (with IOU=0.5)
这里写图片描述

The running time illustration of different models
这里写图片描述

### 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分析 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是一种用于目标检测的特征融合架构,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改进特征金字塔的设计,解决多尺度目标检测中的特征错位问题。该架构通过重新思考特征融合的方式,提升了检测的精度和效率[^1]。 #### 特征金字塔的设计目标 在目标检测任务中,多尺度目标的检测一直是技术难点之一。传统特征金字塔(如FPN)通过自上而下和横向连接的方式,将高层语义信息和低层空间信息进行融合,以增强多尺度目标的特征表示。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特征错位的问题,即不同层级的特征在空间上难以完全对齐,导致融合效果受限。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通过改进特征融合的设计,优化了这一问题[^1]。 #### 特征融合架构的改进 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特征对齐机制**:引入了更精细的特征对齐技术,确保不同层级的特征在空间维度上能够精确对齐。这种对齐机制有效减少了特征错位带来的信息损失,从而提升了多尺度目标的检测精度[^1]。 2. **动态特征融合**:通过动态调整特征融合的权重,根据输入图像的内容自适应地选择最优的特征组合。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模型的灵活性,还增强了其对不同场景的适应能力。 3. **轻量化设计**:为了提升实时性,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对网络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例如,通过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等技术,减少了计算量,从而提高了推理速度。 #### 性能优化 在性能优化方面,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通过以下方式提升了目标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1. **多尺度特征提取**:通过多层级特征金字塔的设计,能够有效捕捉不同尺度的目标特征,从而提升小目标和大目标的检测性能。 2. **实时性优化**:通过轻量化设计和动态特征融合策略,减少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使得该架构能够在实时目标检测任务中表现出色。 3. **实验验证**:在多个目标检测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在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方面均优于传统的特征金字塔架构。 #### 代码示例 以下是一个简化的 Features-Fused-Pyramid-Neck 的实现示例,展示了其核心特征融合模块的设计: ```python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FeatureFusedPyramidNeck(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_channels_list, out_channels): super(FeatureFusedPyramidNeck, self).__init__() self.lateral_convs = nn.ModuleList() self.top_down_convs = nn.ModuleList() self.out_convs = nn.ModuleList() # 构建横向连接和自上而下连接 for in_channels in in_channels_list: lateral_conv = nn.Conv2d(in_channels, out_channels, 1) top_down_conv = nn.Conv2d(out_channels, out_channels, 3, padding=1) self.lateral_convs.append(lateral_conv) self.top_down_convs.append(top_down_conv) # 输出层卷积 for _ in range(len(in_channels_list)): out_conv = nn.Conv2d(out_channels, out_channels, 3, padding=1) self.out_convs.append(out_conv) def forward(self, inputs): # 横向连接 laterals = [lateral_conv(x) for x, lateral_conv in zip(inputs, self.lateral_convs)] # 自上而下传播 feature_maps = [] feature_map = laterals[-1] feature_maps.append(feature_map) for i in range(len(laterals) - 2, -1, -1): feature_map = torch.nn.functional.interpolate(feature_map, scale_factor=2, mode='nearest') feature_map = feature_map + laterals[i] feature_maps.append(feature_map) # 输出层处理 outputs = [out_conv(fm) for fm, out_conv in zip(feature_maps, self.out_convs)] return outputs ``` ###
评论 27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