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系统
1—目录
/etc # 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子目录
/home # 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所属的目录,一般该目录以用户的账号命名
/lib # 系统开机所需要的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类似于dll文件。
/lost+found # 一般为空的,系统非法关机后,存放一些文件
/media # 系统替自动识别一些硬件(U盘、光驱),识别后,会把识别的硬件挂载到该目录下
/mnt # 系统提供该目录用于用户临时挂载其它文件系统,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下,进行该目录查看光驱文件内容
/opt # 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设定的目录。比如安装oracle,就可以指向该目录。默认为空
/proc # 该目录为一个虚拟的目录,是系统内存的映射,通过访问这个目录,获取系统信息
/root # 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
/sbin # 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 # 为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防火墙
/srv # service的缩写,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大变化,该目录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文件系统sysfs
/tmp # 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
/usr # 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放于该目录,类似于windows\program files
/var # 存放着不断扩充的内容,一般习惯将不断变化的目录放置于该目录,比如:日志
二、文件编辑
1—vi常用命令
下面列出常用的 vi 命令。文件编辑的命令可以通过添加叹号的命令强制执行(如,:q! 命令强制退出编辑器而不保存文件)。
h 或 ←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j 或 ↓ 光标下移一行
k 或 ↑ 光标上移一行
l (小写字母 L) 或 →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H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L 光标移至屏幕末行
G 光标移至文件末行
w 光标右移一个词
b 光标左移一个词
0 (数字零) 光标移至行首
^ 光标移至当前行第一个非空格字符
$ 光标移至当前行行尾
Ctrl-B 向后翻页
Ctrl-F 向前翻页
i 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文本
I (大写字母 i) 在当前行首插入文本
J (大写字母 j) 将下一行与当前行合并(下一行上移到当前行)
a 在光标所在位置后追加文本
o (小写字母 O) 在当前行下边插入空白行
O (大写字母 O) 在当前行上边插入空白行
r 替换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符
R 从光标所在位置开始覆盖插入文本
x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字符
X 立即删除光标所在位置之前(左边)的一个字符
dd 剪切当前整行文本(为了之后进行粘贴)
D 剪切光标所在位置到行末的文本(该命令等效于 d$)
yX 给出一个移动命令 X (如 h、j、H、L 等),复制适当数量的字符、单词或者从光标开始到一定数量的行
yy 或 Y 复制当前整行
p 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之后(下一行)
P 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之前(上一行)
. (句点) 重复最后一个命令
u 撤销最后一个命令
U 撤销最后一行的最后一个命令,只有光标仍在最后一行才能执行。
n 在查找中跳到下一个匹配项
N 在查找中跳到前一个匹配项
:n 下一个文件,编辑多个指定文件时,该命令加载下一个文件。
:e file 加载新文件来替代当前文件
:r file 将新文件的内容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行
:q 退出并放弃更改
:w file 将当期打开的缓存区保存为file。如果是追加到已存在的文件中,则使用 :w >> file 命令
:wq 保存当前文件的内容并退出。等效于 x! 和 ZZ
:r! command 执行 command 命令,并将命令的输出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