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协议
文章目录
一、协议特征
1、基于spf算法的链路状态协议
2、与ospf相同均使用hello报文建立邻居关系
3、使用LSP(Link-state Packet)交换链路状态信息
4、采用分层设计(电信应用)
二、路由区域
L1
1、Level 1,只负责区域内路由,类似于OSPF的内部非骨干路由器。只能通告给L1和L1/L2。
L2
2、Level 2,只负责区域间路由,类似于OSPF的骨干路由器。L2和L1/L2。
L1/L2
3、Level 1-2,同时负责区域内和区域间路由,类似于OSPF的ABR。包含两个独立的Level 1 和Level 2数据库。但它不向L1路由器通告L2路由,所以L1路由器不会学到区域外的路由,这有点像OSPF的完全末节区域。
骨干区域划分
4、连接L2和L1-2的路径会形成骨干区域,位于链路上,不是路由器中,每台路由器仅仅属于一个区域。
三、ISIS格式(NSAP)
(1)区域地址
至少一个字节,有下面两部分组成。
-----AFI设置为49:表示AFI是本地管理,因此公司有权分配各个地址。
-----区域标示符(ID):是区域地址中位于AFI后面的字节。
同一区域中的路由器都必须使用相同的区域地址,这个地址定义了该区域。区域地址用于L2路由选择。
(2)系统ID
在华为路由器中要求使用6字节的系统ID,且系统ID必须是唯一的,通常将路由器的换回地址或者网关地址进行3位不足,4位分割组成6个字节的系统ID。在整个AS中,系统ID都应该是唯一的,这样,将设备移到其他区域时,不会导致L1或L2冲突。
(3)NSEL
一个字节,对于路由器总是为0
(4)举例说明
路由器所在的区域为area2。
路由器网关地址为192.16.22.1。
三位补足:192.016.022.001
四位分割:1920.1602.2001
那么这个NASP是:49.0002.1920.1602.2001.00。
四、配置命令
1、基础配置
isis 1
network-entity 49.0002.1920.1602.2001.00
is-level L1/L2/L1-2
int g0/0/0
isis enable
2、路由泄露
import-route ISIS L2 into L1
3、路由重分发
ISIS 1
import-route rip 1 lever-1
rip 1
import-route isis 1 cost5
五、实验操作
【1】实验目的
路由域下可以划分成多个区域,区域划分的分割点在链路上,OSPF区域的分割点在设备上
ISIS与OSPF的比较:
(1)区域的设计:ISIS的区域分割点在链路上,骨干网是由所有的level-1-2路由器和level-2路由器组成的范围,OSPF的区域分割点在设备上,骨干区域是区域0。
(2)相同点: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收敛速度快,支持网络/路由分级,集成化ISIS可同时支持IP和OSI,协议采用TLV架构,更易扩展,OSPF应用更广泛。
【2】实验步骤
1、实验拓扑
2、路由器1的配置信息
3、路由器2的配置信息
4、路由器3的配置信息
5、路由器4的配置信息
6、路由器5的配置信息
7、路由器6的配置信息
8、连通性测试
9、实验总结
从level-2路由器学习到的level-2路由不会传递给level-1,但是会由level-1-2路由器产生一条默认路由通告给level-1路由器,下一跳指向level-1-2路由器。可以在level-1-2路由器上做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