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Server获取最后插入的ID值SCOPE_IDENTITY、IDENT_CURRENT 和 @@IDENTITY的比较

本文介绍了SQL Server中三种获取自增字段值的方法:@@IDENTITY、SCOPE_IDENTITY和IDENT_CURRENT,并强调了@@IDENTITY在多表触发器场景下的局限性,推荐使用SCOPE_IDENTITY以确保获取正确的自增值。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IDENT_CURRENT 返回为任何会话和任何作用域中的特定表最后生成的标识值。IDENT_CURRENT 不受作用域和会话的限制,而受限于指定的表。
  • @@IDENTITY 返回为当前会话的所有作用域中的任何表最后生成的标识值。
  • SCOPE_IDENTITY 返回为当前会话和当前作用域中的任何表最后生成的标识值

 

也许大家对SQL Server中的 @@IDENTITY 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获取数据表中最后一条插入数据的IDENTITY值。
比如,表 A 中有个 ID 为自增1的字段,假设此时 ID 的值为100,现在如果我往表A插入一条数据,并在插入后
SELECT @@IDENTITY,则其返回 101,最后一条IDENTITY域(即ID域)的值。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说要慎用@@IDENTITY呢?原因是 @@IDENTITY 它总是获取最后一条变更数据的自增字段的值,
而忽略了进行变更操作所在的范围约束。比如,我有表 A 和表 B 两个表,现在我在表 A 上定义了一个Insert触发器,
当在表 A 中插入一条数据时,自动在表 B 也插入一条数据。此时,大家注意,有两个原子操作:在A中插入一条数据, 接着在B中随后插入一条数据。

现在我们想下,假设上面表 A 和表 B 都有IDENTITY自增域,那么我们在表 A 插入一条数据后,使用了
SELECT @@IDENTITY 输出时,输出的到底是 A 还是 B 的自增域的值呢? 答案很明显,是谁最后插入就输出谁,
那么就是 B 了。于是,我本意是想得到 A 的自增域值,结果得到了 B 的自增域值,一只 BUG 随之诞生,搞不好还
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数据的混乱。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大家慎用 @@IDENTITY,而尽量采用 SCOPE_IDENTITY() 函数替换之。SCOPE_IDENTITY()
也是得到最后一条自增域的值,但是它是仅限在一个操作范围之内,而不像 @@IDENTITY 是取全局操作的最后一步操作
所产生的自增域的值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