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鸣器不简单]单片机中蜂鸣器的多种运用(长响,短响,多次响)

传统的单片机蜂鸣器控制常使用delay导致CPU资源浪费和时间错乱。本文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独立的开/关函数实现蜂鸣器的长响、短响及间隔响功能,利用局部和全局变量控制次数和时间,并结合定时器进行优化,提高系统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一般的单片机教材中,对蜂鸣器的使用都有简单的说明。这里就详细展开不同蜂鸣器,不同芯片的蜂鸣器写法了。

不过,在开发项目的时候发现,教材中的蜂鸣器使用存在很大的局限。


在教材中,对于蜂鸣器的长短都是用delay这种忙循环来控制的,但实际中,这种函数不仅对CPU资源有极大浪费,而且会延后其他函数的运行,如果有些时间相关的函数,会造成时间错乱。

此外在蜂鸣器响的过程中,不能进行除了中断之外的任何操作。严格来说,除了主函数是无限循环外,其他的任何对CPU空转的忙循环必须小心使用,而且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来说,毫秒级别的忙循环已经是不能容忍了。

另外,这种写法不能灵活的配置长响短响,每隔一定时间响几下等高级功能。


不过经过查阅发现,蜂鸣器的开和关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因此我的实现了蜂鸣器开/关两个函数和配套的其他相关函数。

蜂鸣器开函数的作用是开蜂鸣器,设置时间(长响,短响,中响),设置次数。

蜂鸣器关函数的作用是查询开函数的设置量,决定什么时候关蜂鸣器,什么时候再次开蜂鸣器,什么时候不再开蜂鸣器。

局部全局变量控制次数,定时器全局变量控制时间。

看上面的描述可以确定开函数是随意使用的,而关函数却必须在主函数中不断的循环查询设置量。


下面是函数示例。

一,必要的初始化

//////////////////蜂鸣器时长变量声明/////////////////////
typedef enum 			//开启时间
{
  	BEEP_SHORT  = SEC_01,			//100ms
  	BEEP_MIDDLE = SEC_03,			//300ms
  	BEEP_LONG   = SEC_04  			//400ms
} BEEP_LAST;
typedef enum 		//关闭间隔
{
	BEEP_FAST = SEC_03,
	BEEP_SLOW = SEC_05
} BEEP_SHUT;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