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循环结构
循环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当型,一类是直到型。
当型:
当布尔表达式条件为true时,反复执行某语句,当布尔表达式的值为false时才停止循环,比如:while与for循环。
直到型:
先执行某语句, 再判断布尔表达式,如果为true,再执行某语句,如此反复,直到布尔表达式条件为false时才停止循环,比如do-while循环。
1、while循环
语法结构:
while (布尔表达式) {
循环体;
}
在循环刚开始时,会计算一次“布尔表达式”的值,若条件为真,执行循环体。而对于后来每一次额外的循环,都会在开始前重新计算一次。
语句中应有使循环趋向于结束的语句,否则会出现无限循环–––"死"循环。
while循环结构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 while流程图
【示例1-1】while循环结构:求1到100之间的累加和
public class Test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int sum = 0;
// 1+2+3+…+100=?
while (i <= 100) {
sum += i;//相当于sum = sum+i;
i++;
}
System.out.println("Sum= " + sum);
}
}
2、do-while循环
语法结构:
do {
循环体;
} while(布尔表达式) ;
do-while循环结构会先执行循环体,然后再判断布尔表达式的值,若条件为真,执行循环体,当条件为假时结束循环。do-while循环的循环体至少执行一次。do-while循环结构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do-while流程图
【示例2-1】do-while循环结构:1-100之间的累加和
public class Test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0;
int sum = 0;
do {
sum += i; // sum = sum + i
i++;
} while (i <= 100);//此处的;不能省略
System.out.println("Sum= " + sum);
}
}
【示例2-2】while与do-while的区别
public class Test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hile循环:先判断再执行
int a = 0;
while (a < 0) {
System.out.println(a);
a++;
}
System.out.println("-----");
//do-while循环:先执行再判断
a = 0;
do {
System.out.println(a);
a++;
} while (a < 0);
}
}
- 从运行效图中可以看出do-while总是保证循环体至少会被执行一次!
3、for循环
语法结构:
for (初始表达式; 布尔表达式; 迭代因子) {
循环体;
}
for循环语句是支持迭代的一种通用结构,是最有效、最灵活的循环结构。for循环在第一次反复之前要进行初始化,即执行初始表达式;随后,对布尔表达式进行判定,若判定结果为true,则执行循环体,否则,终止循环;最后在每一次反复的时候,进行某种形式的“步进”,即执行迭代因子。
-
A. 初始化部分设置循环变量的初值
-
B. 条件判断部分为任意布尔表达式
-
C. 迭代因子控制循环变量的增减
for循环在执行条件判定后,先执行的循环体部分,再执行步进。
图3-1 for循环流程图
【示例3-1】for循环
public class Test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um = 0;
//1.求1-100之间的累加和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 + sum);
//2.循环输出9-1之间的数
for(int i=9;i>0;i--){
System.out.print(i+"、");
}
System.out.println();
//3.输出90-1之间能被3整除的数
for(int i=90;i>0;i-=3){
System.out.print(i+"、");
}
System.out.println();
}
}
Java里能用到逗号运算符的地方屈指可数,其中一处就是for循环的控制表达式。在控制表达式的初始化和步进控制部分,我们可以使用一系列由逗号分隔的表达式,而且那些表达式均会独立执行。
【示例3-2】逗号运算符
public class Test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 = 1, j = i + 10; i < 5; i++, j = i * 2) {
System.out.println("i= " + i + " j= " + j);
}
}
}
1. 无论在初始化还是在步进部分,语句都是顺序执行的。
2. 尽管初始化部分可设置任意数量的定义,但都属于同一类型。
3. 约定:只在for语句的控制表达式中写入与循环变量初始化,条件判断和迭代因子相关的表达式。
初始化部分、条件判断部分和迭代因子可以为空语句,但必须以“;”分开,如示例3-12所示。
【示例3-3】无限循环
public class Test1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 ; ; ) { // 无限循环: 相当于 while(true)
System.out.println("南京");
}
}
}
编译器将while(true)与for(;;)看作同一回事,都指的是无限循环。
在for语句的初始化部分声明的变量,其作用域为整个for循环体,不能在循环外部使用该变量。如示例3-13所示。
【示例3-4】初始化变量的作用域
4、嵌套循环
在一个循环语句内部再嵌套一个或多个循环,称为嵌套循环。while、do-while与for循环可以任意嵌套多层。
【示例4-1】嵌套循环
public class Test14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1; i <=5; i++) {
for(int j=1; j<=5; j++){
System.out.print(i+" ");
}
System.out.println();
}
}
}
【示例4-2】使用嵌套循环实现九九乘法表
public class Test1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1; i < 10; i++) { // i是一个乘数
for (int j = 1; j <= i; j++) { // j是另一个乘数
System.out.print(j + "*" + i + "=" + (i * j < 10 ? (" " + i * j) : i * j) + " ");
}
System.out.println();
}
}
}
5、break语句和continue语句
在任何循环语句的主体部分,均可用break控制循环的流程。break用于强行退出循环,不执行循环中剩余的语句。
【示例5-1】break语句
public class Test16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total = 0;//定义计数器
System.out.println("Begin");
while (true) {
total++;//每循环一次计数器加1
int i = (int) Math.round(100 * Math.random());
//当i等于88时,退出循环
if (i == 88) {
break;
}
}
//输出循环的次数
System.out.println("Game over, used " + total + " times.");
}
}
continue 语句用在循环语句体中,用于终止某次循环过程,即跳过循环体中尚未执行的语句,接着进行下一次是否执行循环的判定。
注意事项:
-
continue用在while,do-while中,continue 语句立刻跳到循环首部,越过了当前循环的其余部分。
-
continue用在for循环中,跳到for循环的迭代因子部分。
【示例5-2】continue语句:把100~150之间不能被3整除的数输出,并且每行输出5个
public class Test1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count = 0;//定义计数器
for (int i = 100; i < 150; i++) {
//如果是3的倍数,则跳过本次循环,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
if (i % 3 == 0){
continue;
}
//否则(不是3的倍数),输出该数
System.out.print(i + "、");
count++;//每输出一个数,计数器加1
//根据计数器判断每行是否已经输出了5个数
if (count % 5 == 0) {
System.out.println();
}
}
}
}
6、带标签的break和continue
goto关键字很早就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出现。尽管goto仍是Java的一个保留字,但并未在Java语言中得到正式使用;Java没有goto语句。然而,在break和continue这两个关键字的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出一些goto的影子—带标签的break和continue。
“标签”是指后面跟一个冒号的标识符,例如:“label:”。对Java来说唯一用到标签的地方是在循环语句之前。而在循环之前设置标签的唯一理由是:我们希望在其中嵌套另一个循环,由于break和continue关键字通常只中断当前循环,但若随同标签使用,它们就会中断到存在标签的地方。
在 “goto有害”论中,最有问题的就是标签,而非goto, 随着标签在一个程序里数量的增多,产生错误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但Java标签不会造成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它们的活动场所已被限死,不可通过特别的方式到处传递程序的控制权。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通过限制语句的能力,反而能使一项语言特性更加有用。
【示例6-1】带标签break和continue:控制嵌套循环跳转(打印101-150之间所有的质数)
public class Test1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uter: for (int i = 101; i < 150; i++) {
for (int j = 2; j < i / 2; j++) {
if (i % j == 0){
continue outer;
}
}
System.out.print(i + " ");
}
}
}
三、语句块
语句块(有时叫做复合语句),是用花括号扩起的任意数量的简单Java语句。块确定了局部变量的作用域。块中的程序代码,作为一个整体,是要被一起执行的。块可以被嵌套在另一个块中,但是不能在两个嵌套的块内声明同名的变量。语句块可以使用外部的变量,而外部不能使用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因为语句块中定义的变量作用域只限于语句块。
【示例1-1】语句块
public class Test1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
int a;
{
int k;
int n; //编译错误:不能重复定义变量n
} //变量k的作用域到此为止
}
}
四、方法
方法就是一段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代码片段,类似于其它语言的函数。
方法用于定义该类或该类的实例的行为特征和功能实现。 方法是类和对象行为特征的抽象。方法很类似于面向过程中的函数。面向过程中,函数是最基本单位,整个程序由一个个函数调用组成。面向对象中,整个程序的基本单位是类,方法是从属于类和对象的。
方法声明格式:
[修饰符1 修饰符2 …]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形式参数列表){
Java语句;… … …
}
方法的调用方式:
对象名.方法名(实参列表)
方法的详细说明:
-
形式参数:在方法声明时用于接收外界传入的数据。
-
实参:调用方法时实际传给方法的数据。
-
返回值:方法在执行完毕后返还给调用它的环境的数据。
-
返回值类型:事先约定的返回值的数据类型,如无返回值,必须显示指定为为void。
【示例1-1】方法的声明及调用
public class Test20 {
/** main方法:程序的入口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1 = 10;
int num2 = 20;
//调用求和的方法:将num1与num2的值传给add方法中的n1与n2
// 求完和后将结果返回,用sum接收结果
int sum = add(num1, num2);
System.out.println("sum = " + sum);//输出:sum = 30
//调用打印的方法:该方法没有返回值
print();
}
/** 求和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n1, int n2) {
int sum = n1 + n2;
return sum;//使用return返回计算的结果
}
/** 打印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我是某某某...");
}
}
注意事项:
-
实参的数目、数据类型和次序必须和所调用的方法声明的形式参数列表匹配。
-
return 语句终止方法的运行并指定要返回的数据。
-
Java中进行方法调用中传递参数时,遵循值传递的原则(传递的都是数据的副本):
-
基本类型传递的是该数据值的copy值。
-
引用类型传递的是该对象引用的copy值,但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
五、方法的重载(overload)
方法的重载是指一个类中可以定义多个方法名相同,但参数不同的方法。 调用时,会根据不同的参数自动匹配对应的方法。
雷区:
重载的方法,实际是完全不同的方法,只是名称相同而已!
构成方法重载的条件:
1.不同的含义:形参类型、形参个数、形参顺序不同
2.只有返回值不同不构成方法的重载
如:
int a(String str){}与 void a(String str){}
不构成方法重载
3.只有形参的名称不同,不构成方法的重载
如:
int a(String str){}与int a(String s){}
不构成方法重载
【示例5-1】方法重载
public class Test2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add(3, 5));// 8
System.out.println(add(3, 5, 10));// 18
System.out.println(add(3.0, 5));// 8.0
System.out.println(add(3, 5.0));// 8.0
// 我们已经见过的方法的重载
System.out.println();// 0个参数
System.out.println(1);// 参数是1个int
System.out.println(3.0);// 参数是1个double
}
/** 求和的方法 */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n1, int n2) {
int sum = n1 + n2;
return sum;
}
// 方法名相同,参数个数不同,构成重载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n1, int n2, int n3) {
int sum = n1 + n2 + n3;
return sum;
}
// 方法名相同,参数类型不同,构成重载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double n1, int n2) {
double sum = n1 + n2;
return sum;
}
// 方法名相同,参数顺序不同,构成重载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int n1, double n2) {
double sum = n1 + n2;
return sum;
}
//编译错误:只有返回值不同,不构成方法的重载
public static double add(int n1, int n2) {
double sum = n1 + n2;
return sum;
}
//编译错误:只有参数名称不同,不构成方法的重载
public static int add(int n2, int n1) {
double sum = n1 + n2;
return sum;
}
}
六、递归结构
递归是一种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把问题逐渐简单化。递归的基本思想就是“自己调用自己”,一个使用递归技术的方法将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调用自己。
利用递归可以用简单的程序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比如:斐波那契数列的计算、汉诺塔、快排等问题。
递归结构包括两个部分:
1.定义递归头。解答:什么时候不调用自身方法。如果没有头,将陷入死循环,也就是递归的结束条件。
2.递归体。解答:什么时候需要调用自身方法。
【示例6-1】递归:计算n!
public class Test2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d1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f("%d阶乘的结果:%s%n", 10, factorial(10));
long d2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f("递归费时:%s%n", d2-d1); //耗时:32ms
}
/** 求阶乘的方法*/
static long factorial(int n){
if(n==1){//递归头
return 1;
}else{//递归体
return n*factorial(n-1);//n! = n * (n-1)!
}
}
}
递归的缺陷:
简单的程序是递归的优点之一。但是递归调用会占用大量的系统堆栈,内存耗用多,在递归调用层次多时速度要比循环慢的多,所以在使用递归时要慎重。
比如上面的递归耗时558ms。但是用普通循环的话快得多,如示例6-2所示。
【示例6-2】使用循环求n!
public class Test2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long d3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int a = 10;
int result = 1;
while (a > 1) {
result *= a * (a - 1);
a -= 2;
}
long d4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result);
System.out.printf("普通循环费时:%s%n", d4 - d3);
}
}
注意事项:
任何能用递归解决的问题也能使用迭代解决。当递归方法可以更加自然地反映问题,并且易于理解和调试,并且不强调效率问题时,可以采用递归;
在要求高性能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使用递归,递归调用既花时间又耗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