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
如果两个页面的协议,端口(如果有指定)和主机都相同,则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源。
如果通不符合同源策略, 即为跨域, 即域名/协议/端口, 有一个及以上不同.
解决方法
- jsonp
在HTML标签里,一些标签比如script、img这样的获取资源的标签是没有跨域限制的, jsonp利用了这一点- 在前端定义一个回调函数如,
jsonpCb
- 服务端返回时, 直接返回
jsonpCb(data)
相当于执行我们在前端定义的jsonpCb
函数, 并把数据通过data方式传入
缺点: jsonp只能发GET请求,因为本质上script加载资源就是GET
- 在前端定义一个回调函数如,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后端返回jsonpCb(data),相当于执行这个方法,res拿到的就是data数据。
window.jsonpCb = function (res) {
console.log(res)
}
</script>
<script src='http://xxxx/jsonpCb'></script>
封装:
const jsonpRequest = ({url, data}) =>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创建script标签
const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 接口返回的数据获取
window.jsonpCb = (res) => {
document.body.removeChild(script)
delete window.jsonpCb
resolve(res)
}
script.src = `${url}?${data}&cb=jsonpCb`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
}
- iframe
如果要发POST请求怎么办呢? 可以用iframe, 原理是, form的target属性, 如果为一个iframe的name, 可以让表单提交在该iframe执行
const frameRequest = ({url, data}) => {
// 创建一个用来发送数据的iframe.
const ifram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frame')
iframe.name = 'iframePost'
iframe.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iframe)
// 创建form
const form = document.createElement('form')
const node = document.createElement('input')
form.action = url
// 在指定的iframe中执行form
form.target = iframe.name
form.method = 'post'
for (let name in data) {
node.name = name
node.value = data[name].toString()
form.appendChild(node.cloneNode())
}
// 表单元素需要添加到主文档中.
form.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form)
form.submit()
// 表单提交后,就可以删除这个表单,不影响下次的数据发送.
document.body.removeChild(form)
}
如果要在父页面获取iframe里面的内容可以这样做
如: 父级: localhost:9000, iframe: localhost:9001
- 在localhost:9000页面使用js代码动态增加一个iframe
- 该iframe的src指向与 localhost:9001同级目录下的一个页面xx.html
- 然后先去9001创建好这个页面xx.html。
- 在localhost:9001/xx.html中,去做想做的js操作(如调用localhost:9001中的一个js函数,或者改变背景色等都在这个页面进行)
- CORS
- 简单请求
对于简单请求,浏览器直接发出CORS请求。具体来说,就是在头信息之中,增加一个Origin字段。 - 预检请求
非简单请求是那种对服务器有特殊要求的请求,比如请求方法是PUT或DELETE,或者Content-Type字段的类型是application/json。
非简单请求的CORS请求,会在正式通信之前,增加一次HTTP查询请求,称为"预检"请求(preflight)。
浏览器先询问服务器,当前网页所在的域名是否在服务器的许可名单之中,以及可以使用哪些HTTP动词和头信息字段。只有得到肯定答复,浏览器才会发出正式的XMLHttpRequest请求,否则就报错。
4. 代理
例如调接口常用的webpack的proxy
5. postMessage
window.postMessage() 方法可以安全地实现跨源通信。
window.postMessage() 方法被调用时,会在所有页面脚本执行完毕之后(e.g., 在该方法之后设置的事件、之前设置的timeout 事件,etc.)向目标窗口派发一个 MessageEvent 消息。
步骤如下:
- 发送源/接收方均增加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e=>{}) // e事件对象e.origin可以拿到发送源
- 发送源调用 window.postMessage
- 接收方监听到 message 事件, 出路发送方需要的结果, 再通过 window.postMessage() 将结果返回
- 发送方监听到 message 事件, 拿到结果
- websocket
- document.domain
这种方式只适合主域名相同,但子域名不同的iframe跨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