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梦-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 ZMP930药典标准化的全流程操作

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ZMP930的操作流程严格遵循药典规定,同时通过自动化技术简化操作步骤,降低人为误差风险。整个检测过程分为四个标准化阶段,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法规要求:

样品制备阶段

将洁净的13mm/25mm滤膜置于专用过滤器中,使待测样品完全通过滤膜。接着用适量的冲洗液冲洗滤膜,以去除可能残留的杂质和干扰物质,冲洗过程需保证均匀且全面。冲洗完成后,小心地将滤膜从过滤器中取出。这一步骤符合药典中关于样品前处理的基本要求,确保样品中的微粒被完整收集在滤膜表面。针对不同特性的样品,可以提供定制化的过滤参数设置,如压力控制、过滤速度等,以满足药典对不同类型样品处理的要求。

滤膜烘干处理

用无尘镊子将过滤后的滤膜移至洁净培养皿中,放置在金属浴中选择合适的温度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严格按照药典规定的参数执行,确保滤膜上的水分被充分去除,同时又不会因温度过高损坏滤膜或影响微粒的附着。这一步骤对于高挥发性样品或含水分样品尤为重要,确保滤膜在显微观察时处于优质状态。ZMP930配套的膜处理装置标准化操作流程,整个操作过程在洁净台中进行,能有效隔绝外界环境中的微粒,确保整个膜处理过程始终符合药典对环境洁净度的要求,为准确的微粒检测结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全自动扫描阶段

将烘干后的滤膜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启动全自动扫描程序。系统通过自动扫描平台控制滤膜移动,配合自动Z轴对焦多区域自动拍照功能,确保整个滤膜表面无遗漏地被扫描。扫描过程中,系统会精准记录滤膜上每一个微粒的位置、大小等信息。整个全自动扫描阶段高效、准确,大大提高了微粒检测的工作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一过程替代了传统人工显微镜法中的手动操作,消除了因操作人员疲劳或经验差异导致的结果变异。

ZMP930配备的专业软件对采集的全滤膜图像进行智能分析,识别颗粒并自动分类统计,先进的图像识别算法会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快速分析,能够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粒,如纤维、玻璃碎屑等。分析系统按照药典规定的粒径分类标准(如>10μm、>25μm、51-100μm、>100μm等)进行统计,并一键生成符合药典格式的检测报告,报告中包含了详细的检测信息,如检测时间、样品名称、检测结果等,方便使用者进行存档和查阅。无论是内部质量控制还是外部审核,这些报告都能够提供有力的证据,确保药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审计追踪系统

整个操作流程中,ZMP930的审计追踪系统自动记录所有操作步骤、参数设置和检测结果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满足21CFR Part11的要求。这种全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更重要的是保证了检测结果符合药典要求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ZMP930的全流程标准化设计,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操作人员只需按照既定的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就能得到稳定且符合药典的检测结果,大大降低了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检测误差。

此外,随着药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法规的日益完善,ZMP930的全流程标准化设计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它可以随着药典标准的更新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升级,始终保持与新法规要求的一致性,为药品生产企业提供持续可靠的检测保障。

药典合规性的技术保障

上海梓梦科技ZMP930显微计数法不溶性微粒仪是药典要求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典范,不仅满足2025年版《中国药典》CP0903、美国药典USP788、欧洲药典EP等全球主要药典标准的要求,更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创新,大幅提升了检测效率和结果可靠性。

随着全球药品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新型治疗产品(如mRNA疫苗、基因治疗产品等)的不断涌现,不溶性微粒检测将面临更多技术挑战。ZMP930凭借其自动扫描平台设计强大的软件分析能力,为制药企业提供了面向未来的微粒控制解决方案。

梓梦科技作为专业粒度分析仪器制造商,将持续关注全球药典法规变化和技术发展动态,不断优化和升级系统,确保始终处于行业技术前沿,为制药企业提供值得信赖的智能微粒检测解决方案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