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锁处理:从展示到修复及死锁免疫算法解析
死锁的产生与修复
在多线程编程中,死锁是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当一个线程获取了锁 A 并在其内部获取锁 B,然后等待锁 A 时,另一个线程(可能运行相同的代码)可能会获取锁 A,进而在锁 B 上发生死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线程在等待某个锁时,如果它不持有与该锁处于同一强连通分量(SCC)的其他锁,会在调用 wait
之前释放包装锁。当线程从 wait
返回时,需要重新获取该锁,这就需要先重新获取包装锁。然而,在 Java 和 C 的 pthread
库等典型的 wait
原语实现中,线程从 wait
继续执行时已经重新获取了锁。例如,在 Java 中,从 wait
返回时没有与重新获取锁相关的字节码事件。因此,使用程序插桩(无论是源代码级别还是二进制级别),都无法强制线程在重新获取原始锁之前重新获取包装锁。如果线程在从 wait
返回后获取包装锁,可能会因为锁获取顺序的颠倒而导致死锁。
解决方案是,线程从 wait
返回后,立即暂时释放原始锁,获取包装锁,然后重新获取原始锁。这需要不通过同步块来获取和释放原始锁。
死锁修复算法的实验结果
对于 Java 程序,实现了死锁修复算法。该实现使用字节码插桩,包括执行修复和对涉及包装锁的潜在死锁进行运行时分析的代码。与死锁展示代码类似,使用 ConTest 进行字节码插桩,并利用其监听器架构进行运行时代码。监听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