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抒胸臆
自我理解,仅供参考
焊接就是开始焊锡熔化,然后焊锡凝固。
熔化:
注意焊锡的温度和你要焊接的器件的温度要接近。(不然焊锡只会自己凝固。这个原理好像在出初中物理还是化学里面讲过。或者这就是焊锡的一种性质叭)。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用焊头把焊接器件的引脚预热,然后放焊锡。在这里放焊锡点上去(在这里焊锡不要放太久。因为放太久,焊锡吸热过多,里面好像有更多的有毒气体挥发出来,愁死了。还有就是焊接板上的金属圈可能没了,或者这个金属圈没勒,金属圈周围的非导体糊了,这个也很难受,难搞噢。放久了,焊锡也会更快的融化,成为更强的液体态,形态更容易变化,受重力影响变成一坨不长长丑丑的,或者往焊接板更深处去。液体态肯定比固体态更容易产生形变嘛。具体情况,自己实操一下就知道了。)
凝固:
就是焊头离开了。焊锡就会凝固啦。注意啦:一般是先焊头离开,然后就是松开焊锡。或者是一起离开。原因是因为焊头放太久(原因同上),同时焊锡吸热更快,要是引脚还有金属环温度和焊锡温度相差过大(温差大),那焊锡还是自己凝固成一坨。
这里涉及到吸热系数,热传导系数(我自己瞎取的,有点类似初中物理关于物质的比热容参数)。
最后我想说如果用焊锡焊接一条通路:(海明哥教我的)
比如洞洞板。先焊点(单孔),焊头温度调低到300°以下(防止快速融化成液体态,同时能减小焊接不好的几率。因为温度低,焊头接触的时间稍微能长点,对手指不灵活的我来说很友好。)然后就是在焊好的相邻单孔中间放焊头,再放焊锡,两点就成一条短线段了。还是要注意焊头时间不要太长了,建议焊锡后放开,这样成功率比较大。具体情乱,自己实操一下。顺便想想为什么焊接不好的原因,相信会有收获。
总结
焊接老是焊接不好,可以调低焊头的温度。买好的焊接套装,品质好的焊锡。
在这里还没说吸焊枪,助焊剂之类的。自行百度叭。实践出真知。代表个人观点。后续有新体会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