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8859(GBK) 编码文件转码到UTF-8编码文件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Windows平台上的GBK编码文件在Linux环境下显示为乱码的方法。通过修改vim配置实现临时显示,并使用iconv命令批量转换文件编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问题产生:

         现需要把一个在windows的Myeclipse下开发的小程序,转到Linux系统下去安装运行,结果程序中的.java文件中的中文到Linux下vim显示全是乱码。

       现做以下分析:其主要原因是windows中Myeclipse中默认的文件编码格式为GBK或GB2312格式,而Linux系统默认的文件格式是UTF-8, 这样在windows下GBK格式的中文,到Linux下vim查看中文全部显示乱码,英文正常。


解决办法:      

      1. 修改vim配置文件,使得用vim可以正常查看文件中的中文字符,但是此法并没有改变源文件的编码格式

             具体方法:找到linux系统下的vimrc文件(目录/usr/share/vim/vimrc)用root权限打开并在文件末尾添加下面四行代码:

   set fileencodings=utf-8,gb2312,gbk,gb18030

   set termencoding=utf-8

   set fileformats=unix

   set encoding=prc

              再用vim打开,就可以正常显示乱码的文件了。(记住但并未改变源文件的编码格式,只是vim读文件时自己完成了转码)

      2. 改变windows下的源码文件的编码格式为Linux下编码格式

             先说下查看文件编码格式的命令:

                (1)用vim打开文件的话可以输入 :set fileencoding 回车查看

                (2)用命令  file 文件名       例如   file  a.txt      查看a.txt 的文件编码格式

             然后就是具体的转码操作:

                   Linux可以用iconv命令进行文档的转码操作,具体命令格式:

                                   iconv -f GBK -t UTF-8  待转码文件名  -o  输出文件名

                    解释下此命令,其中  -f 接的是代转文件编码格式(即被转码格式)  -t  接的是目标文件编码格式(即目标编码格式)

                    -o  表示输出。上面完成了  将待转码文件(GBK编码格式) 转换成 输出文件(UTF-8编码格式) ,也就是完成了从GBK到UTF-8的转换。(提示:要想转码后不产生新文件,把代转文件名和输出文件名写成同一个就行了)

                    举例:iconv   -f   ISO-8859  -t  UTF-8   zhuan.java   -o   zhuan.java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Jogging-Snail

谢谢,鼓励,我会再接再厉!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