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学习笔记
作者:yxin1322
blog:
http://blog.youkuaiyun.com/yxin1322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对动态链接和动态链接库的概念并不陌,但一直以来就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今天抽空看了一下有关动态链接和动态链接库的文章,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当然不能忘了写在这里。那么现在就开始...
什么是动态链接和动态链接库
动态链接(Dynamic Linking)是相对于静态链接(Static Linking)而言的。程序设计中,为了能做到代码和模块的重用,程序设计者常常将常用的功能函数做成库,当程序需要实现某种功能时,就直接调用库文件中的函数,从而实现了代码的重用。早期的程序设计中,可重用的函数模块以编译好的二进制代码形式放于静态库文件中,在MS的操作系统中是Lib为后缀的文件。程序编写时,如果用户程序调用到了静态库文件中的函数,则在程序编译时,编译器会自动将相关函数的二进制代码从静态库文件中复制到用户目标程序,与目标程序一起编译成可执行文件。这样做的确在编码阶段实现了代码的重用,减轻了程序设计者的负担,但并未在执行期实现重用。如一个程序a.exe使用了静态库中的 f() 函数,那么当a.exe有多个实例运行时,内存中实际上存在了多份f()的拷贝,造成了内存的浪费。
随着技术的进步,出现了新的链接方式,即动态链接,从根本上解决了静态链接方式带来的问题。动态链接的处理方式与静态链接很相似,同样是将可重用代码放在一个单独的库文件中(在MS的操作系统中是以dll为后缀的文件,Linux下也有动态链接库,被称为Shared Object的so文件),所不同的是编译器在编译调用了动态链接库的程序时并不将库文件中的函数执行体复制到可执行文件中,而是只在可执行文件中保留一个函数调用的标记。当程序运行时,才由操作系统将动态链接库文件一并加载入内存,并映射到程序的地址空间中,这样就保证了程序能够正常调用到库文件中的函数。同时操作系统保证当程序有多个实例运行时,动态链接库也只有一份拷贝在内存中,也就是说动态链接库是在运行期共享的。
使用动态链接方式带来了几大好处:首先是动态链接库和用户程序可以分开编写,这里的分开即可以指时间和空间的分开,也可以指开发语言的分开,这样就降低了程序的耦合度;其次由于动态链接独特的编译方式和运行方式,使得目标程序本身体积比静态链接时小,同时运行期又是共享动态链库,所以节省了磁盘存储空间和运行内存空间;最后一个是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