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序、冒泡排序

(一)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由于排序效率在同为O(N*logN)的几种排序方法中效率较高,因此经常被采用,再加上快速排序思想----分治法也确实实用,因此很多软件公司的笔试面试,包括像腾讯,微软等知名IT公司都喜欢考这个,还有大大小的程序方面的考试如软考,考研中也常常出现快速排序的身影。

快速排序是C.R.A.Hoare1962年提出的一种划分交换排序。它采用了一种分治的策略,通常称其为分治法(Divide-and-ConquerMethod)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1.先从数列中取出一个数作为基准数。

2.分区过程,将比这个数大的数全放到它的右边,小于或等于它的数全放到它的左边。

3.再对左右区间重复第二步,直到各区间只有一个数。

虽然快速排序称为分治法,但分治法这三个字显然无法很好的概括快速排序的全部步骤。因此我的对快速排序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挖坑填数+分治法:

先来看实例吧,定义下面再给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定义,这样对实现代码会有帮助)。

以一个数组作为示例,取区间第一个数为基准数。

0

1

2

3

4

5

6

7

8

9

72

6

57

88

60

42

83

73

48

85

初始时,i = 0;  j = 9;   X = a[i] = 72

由于已经将a[0]中的数保存到X中,可以理解成在数组a[0]上挖了个坑,可以将其它数据填充到这来。

j开始向前找一个比X小或等于X的数。当j=8,符合条件,将a[8]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a[0]中。a[0]=a[8]; i++;  这样一个坑a[0]就被搞定了,但又形成了一个新坑a[8],这怎么办了?简单,再找数字来填a[8]这个坑。这次从i开始向后找一个大于X的数,当i=3,符合条件,将a[3]挖出再填到上一个坑中a[8]=a[3]; j--;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88

60

42

83

73

88

85

 i = 3;   j = 7;   X=72

再重复上面的步骤,先从后向前找,再从前向后找

j开始向前找,当j=5,符合条件,将a[5]挖出填到上一个坑中,a[3] = a[5]; i++;

i开始向后找,当i=5时,由于i==j退出。

此时,i = j = 5,而a[5]刚好又是上次挖的坑,因此将X填入a[5]

数组变为:

0

1

2

3

4

5

6

7

8

9

48

6

57

42

60

72

83

73

88

85

可以看出a[5]前面的数字都小于它,a[5]后面的数字都大于它。因此再对a[0…4]a[6…9]这二个子区间重复上述步骤就可以了。

对挖坑填数进行总结

1.i =L; j = R; 将基准数挖出形成第一个坑a[i]

2.j--由后向前找比它小的数,找到后挖出此数填前一个坑a[i]中。

3.i++由前向后找比它大的数,找到后也挖出此数填到前一个坑a[j]中。

4.再重复执行23二步,直到i==j,将基准数填入a[i]中。

照着这个总结很容易实现挖坑填数的代码:

	int AdjustArray(int s[], int l, int r) // 返回调整后基准数的位置
	{
		int i = l, j = r;
		int x = s[l]; // s[l]即s[i]就是第一个坑
		while (i < j) {
			// 从右向左找小于x的数来填s[i]
			while (i < j && s[j] >= x)
				j--;
			if (i < j) {
				s[i] = s[j]; // 将s[j]填到s[i]中,s[j]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坑
				i++;
			}
			// 从左向右找大于或等于x的数来填s[j]
			while (i < j && s[i] < x)
				i++;
			if (i < j) {
				s[j] = s[i]; // 将s[i]填到s[j]中,s[i]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坑
				j--;
			}
		}
		// 退出时,i等于j。将x填到这个坑中。
		s[i] = x;
		return i;
	}
再写分治法的代码:

void quick_sort1(int s[], int l, int r) {
		if (l < r) {
			int i = AdjustArray(s, l, r);// 先成挖坑填数法调整s[]
			quick_sort1(s, l, i - 1); // 递归调用
			quick_sort1(s, i + 1, r);
		}
	}
这样的代码显然不够简洁,对其组合整理下:

/**
 * 
 * @author @流沙河鱼 
 * ------------------ ---------
 * ---------递归方法实现快速排序-----
 *  ---------------------------
 */
public class QuickSort1 {
	void quick_sort(int s[], int o, int r) {
		// 递归调用此方法,当o=r时结束
		if (o < r) {
			int i = o, j = r, x = s[o];// 初始i是首指针,j是尾指针,x是数组第一个元素
			// 第一趟排序后,i=j,此时数组被分成两部分,前部分的值均小于s[o],后半部分的值均大于s[o]
			while (i < j) {
				while (i < j && s[j] >= x)
					j--; // 从右向左找第一个小于x的数
				if (i < j)
					s[i++] = s[j];
				while (i < j && s[i] < x)
					i++; // 从左向右找第一个大于等于x的数
				if (i < j)
					s[j--] = s[i];
			}
			s[i] = x;// 将基准元素放入两部分中间元素为空的位置,此时i=j;
			quick_sort(s, o, i - 1); // 递归调用前部分
			quick_sort(s, i + 1, r);// 递归调用后半部分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str = new int[] { 11, 66, 22, 0, 55, 22, 10, 32 };
		QuickSort1 sort = new QuickSort1();
		sort.quick_sort(str, 0, str.length - 1);
		for (int i = 0; i < str.length; i++) {// 打印排序后的结果
			System.out.println("oK:" + str[i] + " ");
		}
	}
}

快速排序还有很多改进版本,如随机选择基准数,区间内数据较少时直接用另的方法排序以减小递归深度。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再深入的研究下。
注1,有的书上是以中间的数作为基准数的,要实现这个方便非常方便,直接将中间的数和第一个数进行交换就可以了。
假设要排序的数组是A[1]……A[N],首先任意选取一个数据(通常选用第一个数据)作为关键数据,然后将所有比它小的数都放到它前面,所有比它大的数都放到它后面,这个过程称为一躺快速排序。一趟快速排序的算法是:
   1)、设置两个变量I、J,排序开始的时候I:=1,J:=N;
   2)、以第一个数组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X,即X:=A[1];
   3)、从J开始向前搜索,即由后开始向前搜索(J:=J-1),找到第一个小于X的值,将之移动到A[1]处(A[1]元素已经空缺),J:J-1;
   4)、从I开始向后搜索,即由前开始向后搜索(I:=I+1),找到第一个大于X的值,j将之移动到A[J+1]处(A[J+1]元素已经空缺),I:I+1;
   5)、重复第3、4步,直到I=J;
   例如:待排序的数组A的值分别是:(初始关键数据X:=49)
                   A[1]     A[2]     A[3]     A[4]     A[5]      A[6]     A[7]:
                     49        38       65       97       76       13        27
进行第一次交换后:   27        38       65       97       76       13        49
                   ( 按照算法的第三步从后面开始找
进行第二次交换后:   27        38       49       97       76       13        65
                  ( 按照算法的第四步从前面开始找>X的值,65>49,两者交换,此时I:=3 )
进行第三次交换后:   27        38       13       97       76       49        65
( 按照算法的第五步将又一次执行算法的第三步从后开始找
进行第四次交换后:   27        38       13       49       76       97        65
( 按照算法的第四步从前面开始找大于X的值,97>49,两者交换,此时J:=4 )
      此时再执行第三不的时候就发现I=J,从而结束一躺快速排序,那么经过一躺快速排序之后的结果是:27        38       13       49       76       97        65,即所以大于49的数全部在49的后面,所以小于49的数全部在49的前面。
      快速排序就是递归调用此过程——在以49为中点分割这个数据序列,分别对前面一部分和后面一部分进行类似的快速排序,从而完成全部数据序列的快速排序,最后把此数据序列变成一个有序的序列,根据这种思想对于上述数组A的快速排序的全过程如图6所示:
初始状态                        {49     38     65     97     76     13     27}   
进行一次快速排序之后划分为      {27     38     13}     49   {76     97     65}
分别对前后两部分进行快速排序    {13}    27    {38}
                                结束         结束    {49    65}    76    {97}
                                                    49   {65}         结束
                                                        结束
                          图6    快速排序全过程
1)、设有N(假设N=10)个数,存放在S数组中;
2)、在S[1。。N]中任取一个元素作为比较基准,例如取T=S[1],起目的就是在定出T应在排序结果中的位置K,这个K的位置在:S[1。。K-1]<=S[K]<=S[K+1..N],即在S[K]以前的数都小于S[K],在S[K]以后的数都大于S[K];
3)、利用分治思想(即大化小的策略)可进一步对S[1。。K-1]和S[K+1。。N]两组数据再进行快速排序直到分组对象只有一个数据为止。
如具体数据如下,那么第一躺快速排序的过程是:
数组下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45     36     18     53     72     30     48     93     15      36
      I                                                                   J
(1)      36     36     18     53     72     30     48     93     15      45
       
(2)      36     36     18     45     72     30     48     93     15      53
(3)      36     36     18     15     72     30     48     93     45      53
(4)      36     36     18     15     45     30     48     93     72      53
(5)      36     36     18     15     30     45     48     93     72      53
通过一躺排序将45放到应该放的位置K,这里K=6,那么再对S[1。。5]和S[6。。10]分别进行快速排序。
下面是快速排序的代码:

package sort;

public class QuickSort {
	/**
	 * 快速排序
	 * 
	 * @param strDate
	 * @param left
	 * @param right
	 */
	public void quickSort(String[] strDate, int left, int right) {
		String middle, tempDate;
		int i, j;
		i = left;
		j = right;
		middle = strDate[(i + j) / 2];
		do {
			while (strDate[i].compareTo(middle) < 0 && i < right)
				i++; // 找出左边比中间值大的数
			while (strDate[j].compareTo(middle) > 0 && j > left)
				j--; // 找出右边比中间值小的数
			if (i <= j) { // 将左边大的数和右边小的数进行替换
				tempDate = strDate[i];
				strDate[i] = strDate[j];
				strDate[j] = tempDate;
				i++;
				j--;
			}
		} while (i <= j); // 当两者交错时停止

		if (i < right) {
			quickSort(strDate, i, right);
		}
		if (j > left) {
			quickSort(strDate, left, j);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Void = new String[] { "11", "66", "22", "0", "55", "22",
				"10", "32" };
		QuickSort sort = new QuickSort();
		sort.quickSort(strVoid, 0, strVoid.length - 1);
		for (int i = 0; i < strVoid.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strVoid[i] + " ");
		}
	}

}
(二)冒泡排序
一般来说,冒泡法是程序员最先接触的排序方法,它的优点是原理简单,编程实现容易,但它的缺点就是--程序的大忌--速度太慢。下面我介绍一个理解上简单但编程实现上不是太容易的排序方法,我不知道它是不是现有排序方法中最快的,但它是我见过的最快的。排序同样的数组,它所需的时间只有冒泡法的 4% 左右。我暂时称它为“快速排序法”。
最简单的排序方法是冒泡排序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的元素看作是竖着排列的“气泡”,较小的元素比较轻,从而要往上浮。在冒泡排序算法中我们要对这个“气泡”序列处理若干遍。所谓一遍处理,就是自底向上检查一遍这个序列,并时刻注意两个相邻的元素的顺序是否正确。如果发现两个相邻元素的顺序不对,即“轻”的元素在下面,就交换它们的位置。显然,处理一遍之后,“最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最高位置;处理二遍之后,“次轻”的元素就浮到了次高位置。在作第二遍处理时,由于最高位置上的元素已是“最轻”元素,所以不必检查。一般地,第i遍处理时,不必检查第i高位置以上的元素,因为经过前面i-1遍的处理,它们已正确地排好序。

package bubbleSort;//简单的冒泡排序
public class bubbleSortTest {
  //冒泡排序,得到从大到小的顺序的数字,最坏的情况下进行了n(n-1)/2次比较。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12,23,45,13,5,235,123,-94,3,83};
		int i ,j;
		for (i=0;i<a.length;i++){
  //两两比较,将最小的数字推到最后
			for(j=1;j<a.length-i;j++){
				if(a[j-1]<a[j]){
					int temp =a[j-1];
					a[j-1]=a[j];
					a[j]=temp;
				}
			}
		}
		for(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i]);
		}
	}
}
下面是一段输出错误的代码,看看问题在哪里?

package sort;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bubbleSort().bubbleSort0();
	}

	static void swap(int i, int j) {
		int temp;
		temp = i;
		i = j;
		j = temp;
	}

	public void bubbleSort0() {
		int a[] = { 12, 23, 45, 13, 5, 235, 123, -94, 3, 83 };
		int len = a.length;
		int in, out;
		for (out = len - 1; out >= 0; out--) {
			for (in = 0; in < out; in++) {
				if (a[in] > a[in + 1]) {
					swap(a[in], a[in + 1]);
				}
			}
		}
		for (int i = 0; i < len; i++) {
			System.out.println(a[i]);
		}
	}
}

参考:

http://jsdo.it/norahiko/oxIy/fullscreen(日本程序猿动画演示)

点击打开链接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4/quicksort_in_javascript.html
http://www.cnblogs.com/morewindows/archive/2011/08/13/2137415.html
http://blog.youkuaiyun.com/wangkuifeng0118/article/details/728633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