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ySQL
文章平均质量分 73
yuroy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如何选择MySQL存储引擎
一、MySQL的存储引擎完整的引擎说明还是看官方文档: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6/en/storage-engines.html这里介绍一些主要的引擎 1、InnoDB存储引擎InnoDB是MySQL的默认事务型引擎,它被设计用来处理大量的短期(short-lived)事务。除非有非常特别的原因需要使用转载 2015-07-14 13:28:44 · 325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库性能优化(MySQL)
引用原文序: 即使有较长的缓存有效期和较理想的缓存命中率,但是缓存的创建和缓存过期后的重建都是需要访问数据库的。对数据库写操作不是很容易引入缓存策略。11.1 查看数据库状态 可以通过show status、show innodb status 来查看MySQL数据库的状态,使用mysqlreport这个第三方工具可使数据库状态报告更好看(mysql转载 2015-07-15 19:24:04 · 324 阅读 · 0 评论 -
优化MySQL,还是使用缓存?
原文地址:http://blog.jobbole.com/64998/今天我想对一个Greenfield项目上可以采用的各种性能优化策略作个对比。换言之,该项目没有之前决策强加给它的各种约束限制,也还没有被优化过。具体来说,我想比较的两种优化策略是优化MySQL和缓存。提前指出,这些优化是正交的,唯一让你选择其中一者而不是另一者的原因是他们都耗费了资源,即开发时间。优化转载 2015-07-29 13:51:39 · 355 阅读 · 0 评论 -
Redis 使用基础
原文地址:http://www.yiibai.com/redis/redis_quick_guide.htmlRedis是一个开源,先进的key-value存储,并用于构建高性能,可扩展的Web应用程序的完美解决方案。Redis从它的许多竞争继承来的三个主要特点:Redis数据库完全在内存中,使用磁盘仅用于持久性。相比许多键值数据存储,Redis拥有一套较为丰富转载 2015-07-29 15:00:13 · 296 阅读 · 0 评论 -
Redis与Memcached的区别
转载地址:http://gnucto.blog.51cto.com/3391516/998509传统MySQL+ Memcached架构遇到的问题 实际MySQL是适合进行海量数据存储的,通过Memcached将热点数据加载到cache,加速访问,很多公司都曾经使用过这样的架构,但随着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访问量的持续增长,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 1.MyS转载 2015-07-15 19:26:56 · 377 阅读 · 0 评论 -
innodb事务隔离级别
原文地址:http://blog.youkuaiyun.com/wudongxu/article/details/8623610事务隔离级别SQL标准定义了4类隔离级别,包括了一些具体规则,用来限定事务内外的哪些改变是可见的,哪些是不可见的。低级别的隔离级一般支持更高的并发处理,并拥有更低的系统开销。Read Uncommitted(读取未提交内容) 在该隔离级别转载 2015-07-24 11:18:11 · 419 阅读 · 0 评论 -
mysql日志详细解析
原文地址:http://pangge.blog.51cto.com/6013757/1319304MySQL日志:主要包含:错误日志、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事务日志、二进制日志;日志是mysql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志文件中记录着mysql数据库运行期间发生的变化;也就是说用来记录mysql数据库的客户端连接状况、SQL语句的执行情况和错误信息等。当数据库遭到意外的损转载 2015-07-24 10:12:16 · 690 阅读 · 0 评论 -
mysqlbinlog的日志类型
原文地址:http://www.361way.com/mysqlbinlog-type/934.html一、mysqlbinlog简介binlog又叫二进制日志文件,它会将mysql中所有修改数据库数据的Query以二进制的形式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如:create,insert,drop,update等;(对于select操作则不会被记录到binlog里,因为它并没有修改数据库的转载 2015-07-24 10:43:25 · 1473 阅读 · 0 评论 -
三种东西永远不要放到数据库里
原文地址: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211/364472.htm改进你的系统的最好的方法是先避免做“蠢事”。 我并不是说你或你开发的东西“蠢”,只是有些决定很容易被人们忽略掉其暗含的牵连, 认识不到这样做对系统维护尤其是系统升级带来多大的麻烦。作为一个顾问,像这样的事情我到处都能见到,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做出这样的决定的人有过好的结果的。转载 2015-08-20 19:01:31 · 31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