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4.17 上海站 Meetup 胡争老师分享内容:数据入湖的挑战有哪些,以及如何用 Flink + Iceberg 解决此类问题。
一、数据入湖的核心挑战
数据实时入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数据源、数据管道和数据湖(数仓),本文的内容将围绕这三部分展开。
1. Case #1:程序 BUG 导致数据传输中断
- 首先,当数据源通过数据管道传到数据湖(数仓)时,很有可能会遇到作业有 BUG 的情况,导致数据传到一半,对业务造成影响;
- 第二个问题是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如何重起作业,并保证数据不重复也不缺失,完整地同步到数据湖(数仓)中。
2. Case #2:数据变更太痛苦
- 数据变更
当发生数据变更的情况时,会给整条链路带来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以下图为例,原先是一个表定义了两个字段,分别是 ID 和 NAME。此时,业务方面的同学表示需要将地址加上,以方便更好地挖掘用户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把 Source 表加上一个列 Address,然后再把到 Kafka 中间的链路加上链,然后修改作业并重启。接着整条链路得一路改过去,添加新列,修改作业并重启,最后把数据湖(数仓)里的所有数据全部更新,从而实现新增列。这个过程的操作不仅耗时,而且会引入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数据的隔离性,在变更的过程中不会对分析作业的读取造成影响。
- 分区变更
如下图所示,数仓里面的表是以 “月” 为单位进行分区,现在希望改成以 “天” 为单位做分区,这可能就需要将很多系统的数据全部更新一遍,然后再用新的策略进行分区,这个过程十分耗时。
3. Case #3:越来越慢的近实时报表?
当业务需要更加近实时的报表时,需要将数据的导入周期,从 “天” 改到 “小时”,甚至 “分钟” 级别,这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如上图所示,首先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文件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这将对外面的系统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压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个压力是,启动分析作业越来越慢,Hive Metastore 面临扩展难题,如下图所示。
- 随着小文件越来越多,使用中心化的 Metastore 的瓶颈会越来越严重,这会造成启动分析作业越来越慢,因为启动作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