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 简介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缩写,是用于从网络应用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HTTP是一个基于TCP/IP通信协议来传递数据(HTML 文件, 图片文件, 查询结果等)。
HTTP 工作原理
HTTP协议工作于客户端-服务端架构为上。浏览器作为HTTP客户端通过URL向HTTP服务端即WEB服务器发送所有请求。
Web服务器有:tomcat、jetty等
Web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请求后,向客户端发送响应信息。
HTTP默认端口号为80,但是你也可以改为8080或者其他端口。
HTTP两点注意事项:
- HTTP是短连接:短连接的含义是限制每次连接只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的应答后,即断开连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传输时间。
- HTTP是无状态:HTTP协议是无状态协议。浏览器发送请求,后续请求获取不到前面的处理信息,即无状态。
客户端请求报文
客户端发送一个HTTP请求到服务器的请求消息包括以下格式: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header)、空行和请求数据四个部分组成,下图给出了请求报文的一般格式。
服务器响应消息
HTTP响应也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响应行)、消息报头(响应头)、空行和响应正文(响应体)。
HTTP请求方法
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
HTTP1.0定义了三种请求方法: GET, POST 和 HEAD方法。
HTTP1.1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OPTIONS, PUT, DELETE, TRACE 和 CONNECT 方法。
常用方法: GET(查询)、POST(增加)、PUT(修改), DELETE(删除)
HTTP 响应头信息
- Content-Encoding:响应体编码
- Content-Length:内容长度
- Content-Type:内容类型 比如:text/html
- Expires:过期时间(get请求有效)
- Last-Modified:文档的最后改动时间
HTTP状态码
当浏览者访问一个网页时,服务端返回的响应行中包含HTTP状态码的信息 HTTP状态码的英文为HTTP Status Code。
下面是常见的HTTP状态码:
200 - 请求成功
301 - 资源(网页等)被永久转移到其它URL
302 - 资源(网页等)被临时转移到其它URL (redirect就是302)
304 - 未修改。所请求的资源未修改,服务器返回此状态码时,不会返回任何资源
400 - 客户端请求的语法错误,服务器无法理解
404 - 请求的资源(网页等)不存在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1 -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功能,无法完成请求
HTTP状态码分类
HTTP状态码由三个十进制数字组成,第一个十进制数字定义了状态码的类型,后两个数字没有分类的作用。HTTP状态码共分为5种类型:
HTTP状态码分类
分类 分类描述
1** 信息,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2** 成功,操作被成功接收并处理
3** 重定向,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请求
4** 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5** 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get、post请求方法区别
get没有请求体,请求参数在url后面传递,请求参数有长度限制。
post有请求体,参数在请求体传输,请求体长度无限制
参考链接: http://www.w3school.com.cn/tags/htmlrefhttpmethods.asp
Http报头Accept与Content-Type的区别
1.Accept属于请求头, Content-Type属于实体头。
- Http报头分为通用报头,请求报头,响应报头和实体报头。
- 请求方的http报头结构:通用报头|请求报头|实体报头
- 响应方的http报头结构:通用报头|响应报头|实体报头
2.Accept代表发送端(客户端)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 比如:Accept:text/xml; 代表客户端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是xml类型
Content-Type代表发送端(客户端|服务器)发送的实体数据的数据类型。 比如:Content-Type:text/html; 代表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格式是html。
二者合起来,
- Accept:text/xml;
- Content-Type:text/html
- 即代表希望接受的数据类型是xml格式,本次请求发送的数据的数据格式是html。